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73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9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从南中国海采集的小棒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microclavata Tix-Dur中首次分离得2个氧化甾醇. 通过各种近代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出它们分别为孕甾-5-烯-3-醇-20-酮(pregnenolone)(1)和9,11-开环-24-亚甲基-5α-胆甾-7-烯-3β,6α,11-三羟基-9酮(2).1和2均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02.
从采自海南三亚附近海域的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papillosa中首次分离得共轭甾酮,经波谱分析,鉴定它们分别为(5α)-孕甾-1,20-二烯-3-酮和孕甾-1,4,20-三烯-3-酮.  相似文献   
103.
珊瑚/胶原/rhBMP-2复合人工骨异位诱导成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弥补单纯珊瑚无骨诱导活性,骨修复能力弱等缺陷,给临床提供一种良好的骨移植替代材料。方法;将珊瑚与胶原和rhBMP-复合,制备出珊瑚/胶原/rhBMP-2复合人工骨,将其植入大鼠中肌肉陷窝内,以珊瑚/胶原和有/rhBMP-2复合人工骨植入作对照;取材后通过组织学方法和图像分析评价其骨诱导活性。  相似文献   
104.
基于自适应小波变换的QRS波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心电QRS波检测算法,该算法用心电信号的小波变换作为自适应白化滤波器的输入,然后对白化滤波后的输出进行匹配滤波和阈值检测来识别出QRS波.用MIT心电数据库对该算法进行了评估,并与其他几种算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此算法在QRS检出率和计算速度上都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南海软珊瑚Sarcophyton molle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应用波谱及GC-MS等方法从软珊瑚Sarcophyton molle中分离鉴定出柳珊瑚甾醇,24ξ-甲基胆甾醇和鲨肝醇。这些化合物是从Sarcophyton molle中首次发现的。  相似文献   
106.
新甾醇Echifloristerol的结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南海采集的花刺柳珊瑚中分离到一种新的甾醇echifloristerol。通过波谱方法,确定其结构为22-ξ-甲基-Δ~(5(6)).23(24))-胆甾烷-3β-醇。  相似文献   
107.
从中国小棒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microclavata)的天然代谢产物,分离出10个结晶化合物。本文对3β、5α、6β-三羟基,24-亚甲基胆甾烷(24-methylene cholestane-3β、5α,6β-triol),24-亚甲基胆甾醇(24-methylenecholesterol)和柳珊瑚甾醇(gorgosterol)3个化合物进行了波谱和化学分析,并推导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8.
报道肉芝软珊瑚素的重要中间体6-甲基-8-三甲硅氧基-6-烯-2-酮-1-辛酸乙酯的合成。该中间体是肉芝软珊瑚素分子中的C_9-C_(17)片段。  相似文献   
109.
多相高聚物韧性的增强总是伴随着应力白化现象,通常以材料在断裂过程中银纹(craze)的形成来解释。本文报道使用三种不同的四氧化锇染色法在 TEM 下观察橡胶增韧环氧树脂的拉伸断裂面区域,显示了尺寸为100(?)的微小结构单元。但是在所有观察中未发现任何存在银纹的迹象。观察发现材料断裂面附近的橡胶相在拉伸断裂过程中产生强烈形变和遭受撕裂破坏,并在材料的基质成分中出现众多的微裂缝(crack)。它们终止于橡胶颗粒。作者认为橡胶相是材料形变和破坏过程中的重要能量吸收源。应力白化现象归因于被撕裂的橡胶颗粒产生的空穴和突起以及基质成分中的微裂缝对光线的散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记述了福建西部龙岩、宁化等地晚石炭世及早二叠世地层中发现的四射珊瑚5个新属及其典型种。它们分别是:黄龙组的Yinophyllum crassus,Ninghuaphyllum typicum,马平阶的Pseudobothrophyllum fujianense,Paraantheria irregularis,Jingyangophyll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