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0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磷钨酸催化环己酮氧化合成己二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质量分数为30%的H2O2为氧化剂,在没有任何有机溶剂或助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考察了磷钨酸催化环己酮氧化合成己二酸的活性.结果表明,磷钨酸在环己酮氧化合成己二酸的过程中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催化剂用量、过氧化氢用量、温度、时间等因素对磷钨酸催化活性的影响.反应的适宜条件为:n(环己酮)∶n(H3PW12O40)∶n(H2O2)=150∶0.5∶587,反应温度为92℃,反应时间为8 h,己二酸的收率可达60.6%.  相似文献   
82.
以30%H2O2为氧化剂,用FeCl3催化氧化环己醇可得到产率(基于环己醇)为75%以上的环己酮,反应中无须加入相转移催化剂,考察了用量、催化剂、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所用催化剂价廉易得且具有极佳的水溶性,分离回收容易,是一条绿色合成环己酮的好途径,克服了目前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采用浓HNO3、KCrO4或KMnO4氧化法存在污染大、反应时间长等缺点.  相似文献   
83.
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作为相转移催化剂,用次氯酸钠作为氧化剂,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氧化环己醇合成环己酮.实验结果表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催化合成环己酮,可提高环己酮的产率,具有所用的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需用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84.
报道不同路易斯酸性催化剂作用下二苯甲酮肟的Beckmann重排反应的结果,即分别以PCl5、H2S04、HCl-Ac2O、H2SO4-Ac2O、H3PO4-Ac2O、PPA、HCl-Ac2O-AcOH为催化剂进行比较实验.发现H3PO4-Ac2O是二苯甲酮肟进行Beckmann重排反应的理想催化剂之一.  相似文献   
85.
苯基苯酚的生产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苯基苯酚的国内外市场状况和发展前景,阐述了以环已酮为原料聚合脱氢合成工艺和从磺化法苯酚的蒸馏残渣中回收工艺,提出加快开发合成法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6.
在35.0±0.1℃,Ⅰmol.dm^-3KNO3条件下,用pH法测定了二酮肟配体PnAO、5-取代邻菲罗啉、α-氨基酸的质子化常数,Pd(Ⅱ)-PnAO、Pd(Ⅱ)-取代邻菲罗啉、Pd(Ⅱ)-α氨基酸二元体系的稳定常烽,以及Pd(Ⅱ)-PnAO-5  相似文献   
87.
用HREELS和TDS研究了环己酮和氧在Pt(111)上的共吸附 .在 2 0 5K ,预吸附的氧引起了共吸附的环己酮的C =O伸缩振动频率的“额外”红移 .将共吸附的表面从 2 0 5热至 2 50K ,导致环己酮进一步脱氧生成表面中间物和环己酮的C =O伸缩振动峰的彻底消失 .加热到 30 0K以上 ,环己酮脱氧生成的中间物种的分子环被裂解生成烃碎片和CO分子 ,后者直接脱附进入真空或与预吸附的氧反应生成CO2 并立即脱附离开表面 .TDS给出证据 ,证明了预吸附的氧促进了环己酮的催化分解  相似文献   
88.
报道了一种反相HPLC方法对几种芳烃衍生物型捕收剂的分离和测定.该法借助色谱柱LiChroCART100RP18(5μm),流动相:甲醇-水-5%H3PO4-5%H2SO4(45∶55∶4∶0.5,体积分数)和紫外检测器在285nm波长下进行.在0.0005~0.01g/L浓度范围内,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2.4%.水杨羟肟,苯并三唑,水杨醛肟,水杨酸,铜铁灵等的检出限分别为1.0×10-6,0.2×10-6,1.0×10-6,5.0×10-6和6.0×10-6g/L,所研制的方法已应用于矿物浮选过程实际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9.
探讨了用混合有机溶剂(环己酮、冰醋酸和异丙醇)将原油溶解后,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原油中铁和镍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用塞曼效应扣除背景的吸收干扰后,用标准曲线法测得的结果与采用干法灰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得的结果基本吻合。采用这种方法测定铁和镍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5%和98.1%,变异系数分别为5.7%和10%.  相似文献   
90.
测制了xC6H10O+(1-x)o-CH3C6H4OH和xC6H10O+(1-x)m-CH3C6H4OH固液平衡相图,此体系均形成11固体化合物,化合物熔点分别为241.00和261.60K.2个体系都由2个低共熔点组成.前1个体系的低共熔点组成和温度分别为x=0.397,T=232.54K和x=0.794,T=210.26K,后1个体系为x=0.244,T=244.75K和x=0.927,T=219.19K.测得环己酮的晶型转变温度为220.24K.可认为化合物是由于甲酚中羟基氢原子与环己酮中羰基氧原子通过氢键作用而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