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环境温度试验设备的性能在出厂之前要进行性能检验,投入使用以后,也需要定期的对其性能和运转状态进行校验。其中需要校验的项目比较多,本文依据国家标准、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规定的测量步骤和方法,就环境温度试验设备的检测原理、检测方法、检测过程、检测特点及检测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度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指出检测过程中部分需要注意的事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应用Kramers速率理论,从粒子隧穿系数、残存概率以及平均等候时间等方面重点分析了环境温度的改变对生物大分子体系中动力学无序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更容易体现单分子酶类催化反应中的动力学无序现象,反之高温条件下则更容易体现过渡态对应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33.
《华东科技》2012,(8):74-74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近日开发出一项新印刷技术,并成功地利用其制造出纸质太阳能电池。 目前,在太阳能电池制造所使用的几种方法中,其所需条件都是具有破坏性的——印刷底物必须浸在液体中或需要高温。而这种新的印刷技术仅仅需要蒸气和不超过120℃的环境温度,如此一来,未经处理的普通纸张、衣服和塑料均可被拿来当作电池的制造材料。此外,该技术也只是用到了很简单的方法——气相沉积法,该方法造价低廉,商业应用广。  相似文献   
34.
冬天,人们常常会冷得瑟瑟发抖,那么小小的昆虫也会像人那样冷得发抖吗?A:目前没有人真的看到过昆虫会因为很冷而发抖。昆虫是变温动物,身体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而改变,同时,昆虫的感觉神经系统虽然微小,但却十分精密复杂,当温度改变时,昆虫很快就会察觉到,而它们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来度过寒冬。如果按过冬虫态区分,昆虫主要以幼虫、蛹、成虫、卵4种形态过  相似文献   
35.
为揭示环境温度变化对斜梁的影响,基于受简谐激励的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利用多尺度法,获得系统主共振的一次近似解,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温度、激励、阻尼、几何尺寸对主共振幅频响应曲线有影响,随着温度影响系数、初始温度和激励幅值的增加,主共振的振幅和共振区增大;随着阻尼的增加,主共振的振幅和共振区减小.  相似文献   
36.
动物可笑堂     
正~~  相似文献   
37.
石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47(10):1616-1620
研究人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光源照度和色温对人体体核温度、皮肤平均温度和皮肤血流量的影响,探索光源照明对人体体温调节的作用.对8名受试者在人工气候室不同环境温度(18,30 °C)、光源照度(300,1 000 lx)和色温(3 000,6 000 K)下的体核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和皮肤血流量进行了60 min的测量和记录.结果表明:无论在高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当人体暴露于低色温光源下时人的体核温度较高色温光源下时高;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平均皮肤温度和皮肤血流量在冷色温光源下的值高于低色温光源下的值;在较高温度下,平均皮肤血流量和皮肤温度在低色温光源下的值高于冷色温光源下的值.因此,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光源照明对人体的热调节起着一定的作用,在环境高温下以运用高色温光源为宜,反之亦然.这提示人们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对于光源照度和色温的选择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除视觉需要外,选择时还应考虑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和舒适感.  相似文献   
38.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构建了锂离子电池表面温度的预测模型. 该模型为3层网络结构,其中输入层中有4个节点,隐含层中有9个神经元,输出层中有1个节点. 训练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优秀的训练质量,从而保证了预测的精确度. 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程度高,说明了模型工作的有效性. 模型预测电池在较高环境温度(80 ℃)下以10C倍率放电结束时的表面温度为86.71℃,仅比环境温度高出6.71 ℃. 该模型有助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39.
湿烟气由烟囱出口进入温度较低的环境空气会形成湿烟羽现象,产生视觉污染。分析了湿烟羽的形成机理和消散技术,采用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湿烟羽消散技术的特点。结果表明,烟气直接加热、烟气直接降温和烟气降温再热可以消散湿烟羽;烟气降温再热消散湿烟羽使用范围最大,烟气直接加热次之,烟气直接降温最小;环境温度低于10℃,环境相对湿度大于40%时,烟气直接加热和烟气直接降温消散湿烟羽的升温幅度和降温幅度较大,湿烟羽消散难度大;环境温度低于5℃时,只能采用烟气降温再热消散湿烟羽。  相似文献   
40.
 冷却塔雾羽扩散直接影响冷却塔周围区域居民生活环境,是内陆核电厂散热系统运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首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应用冷却塔环境影响评价模型(SACTI),针对不同环境温度和风速变化情景下自然通风冷却塔雾羽特征参数进行模拟,以确定不同季节气象要素变化可能对冷却塔雾羽扩散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SACTI 模型预测的不同温度条件下雾羽长度发生频率随温度增高呈下降趋势;雾羽高度发生频率随温度下降呈增加趋势、随温度增高呈减少趋势;雾羽半径发生频率随温度变化呈减少趋势。不同风速条件下,雾羽长度发生频率随风速增加呈增加趋势,雾羽高度发生频率随风速增加呈减少趋势,雾羽半径发生频率随风速增加呈减少趋势。冷却塔雾羽受温度和风速影响显著,直接影响不同季节冷却塔雾羽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