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在债权形式主义背景下无权处分与合同的效力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物权法>的颁布实施,立法对物权变动主要模式的确立,以及我国立法对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划分的承认与严格区分,<合同法>第51条所确立的无权处分规定与其他法律规定存在的冲突已客观存在,并且此规则定与客观实践相抵触.无权处分规定涵需改革:有无处分权应成为物权行为及物权变动效力的判断因素,而非影响债权合同效力的要件.  相似文献   
122.
占有作为一种事实状态体现了财产秩序,法律之所以要保护占有,是为了维护社会财产秩序和生活秩序的稳定,并非是为了寻求对真正权利人的保护。占有保护请求权不同于物权请求权,它是以保护占有的现实状态为宗旨的独立的请求权。占有保护请求权包括占有物返还请求权、占有妨害除去请求权、占有妨害防止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在立法中如何规制占有保护请求权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构建我国占有保护请求权体系,对于占有制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3.
侵权责任法顾名恩义地指出侵权产生的是责任而非债,且契合我国立法体例。但这是一种简单化的处理,未明确从权利人的角度指出其中物权请求权与次生请求权的区别,并给请求权规范基础的寻找造成不便。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有效地解决了请求权规范基础适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作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事关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关乎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伴随市场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现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日益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可考虑从加强立法体系建设、赋予宅基地使用权完整的物权效用、准确定位地方政府职能、健全无偿取得及永久使用制度四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5.
在当前权利觉醒和利益纷争的社会转型期代,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混乱和缺陷,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只有重新审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依法透视"三农"问题,建立宏扬民法理念的农村土地物权立法,遵循"虚其所虚、实其所实"的原则,通过农村土地制度的解构和重建,才能推动我国土地制度的物权立法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更符合现代民法的私法理念,更能促进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6.
杨安琪 《科技信息》2012,(26):99-1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屋拆迁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也是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房屋拆迁方面立法上存在缺陷,管理混乱,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新出台的《物权法》加大了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力度,开启了房屋拆迁的新模式。本文主要从《物权法》视角下审视现今的城市房屋拆迁制度,指出我国原有房屋拆迁立法的缺陷,阐述《物权法》对拆迁模式的新规定,并分析新出台的《物权法》的实施对房屋拆迁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7.
国有财产大部分是为公共利益而存在的,不同于私法上的物权。因而其不应当由私法来调整,应由公法来调整.在此基础上设立的物权便是行政法上的物权,区分行政法上的和民法上物权,对于在阶段健全我国的物权理论,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8.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它对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维护交易安全,促进商品流通,增长社会物质财富,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善意取得制度需要修正和完善。2007年10月1日实施的《物权法》重新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本文介绍了善意取得的适用条件及扩大的范围,并举实例对善意取得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29.
用益物权是现代物权法的核心.然我国现行法对用益物权的规定存在缺陷较多。为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完善我国民法的用益物权体系.对于正在制订的物权法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本人认为,完善我国用益物权立法,应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立足国情,以现行立法为基础,积极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用益物权应由农用权、基地私用权、地役权、典权构成之设想。  相似文献   
130.
对物的直接支配性,是物权的本质属性.如何理解物权定义中"直接支配"的意蕴,是正确认识和理解物权定义的关键所在,也是正确认识和理解物权本质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