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7种不同基质对切花菊养分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籽壳+腐熟稻草的效果最佳,其次是锯木屑+腐熟稻草,蘑菇渣+腐熟稻草居三,其它4种基质均较差。  相似文献   
32.
建立了中药牛膝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其中齐墩果酸和β-蜕皮甾酮的含量。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 0.6%甲酸,柱温为25 ℃,检测波长为260 nm,进行了13批次牛膝药材的分析。牛膝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16个共有峰,4个特征峰,定量测定了其中两个峰β 蜕皮甾酮和齐墩果酸。通过相似度分析初步断定,不同地域的牛膝药材在质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该研究为建立牛膝药材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3.
用硅胶、反相硅胶、凝胶和薄层色谱等方法从折苞斑鸠菊(Vernonia spirei Gandog)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黄酮类成分,得到2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5,7,4’-三羟基-6,3-二甲氧基黄酮(Ⅰ)、5,7,4’-三羟基-6,3-二甲氧基黄酮(Ⅱ)。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枳菊解郁汤对抑郁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建立小鼠抑郁模型,用高、中和低剂量枳菊解郁汤处理小鼠。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小鼠海马区和前脑皮层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1),海马CA1、CA3和DG区以及前脑皮层GDNF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枳菊解郁汤组中高剂量组小鼠能明显改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P<0.05,P<0.01),海马、前脑皮层中GDNF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枳菊解郁汤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和前脑皮层GDN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5.
小菊头蝠、单角菊头蝠和角菊头蝠在形态上甚相似,关于小菊头蝠和单角菊头蝠的分类地位问题存有不同观点.通过分析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探讨了小菊头蝠和单角菊头蝠的分类地位.应用MEGGA 2软件计算出小菊头蝠与单角菊头蝠之间的未修正序列分歧仅为1.2%~1.4%,二者与角菊头蝠之间的未修正序列分歧分别为2.5%~3.0%和2.1%~2.5%,未达到种间分歧值,因此认为小菊头蝠、单角菊头蝠和角菊头蝠应为同一种,并支持Ellerman(1951)和Koopman(1993)的观点:小菊头蝠和单角菊头蝠是角菊头蝠的两个亚种.同时计算出小菊头蝠和单角菊头蝠最早从角菊头蝠中分化出来的时间大约在136.7万年前.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六棱菊的质量分析方法。方法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方法对六棱菊药材的水分、总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广西10批不同产地及不同采集时间的六棱菊药材均具有相同的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实验测定结果:水分为5.19%~10.86%,总灰分为5.91%~10.74%,酸不溶性灰分为0.44%~0.92%,浸出物为14.64%~19.95%。结论此六棱菊鉴别方法,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结果可为六棱菊药材的开发利用以及建立其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剑叶金鸡菊花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付江  李希红  陈荣 《江西科学》2009,27(5):694-696
研究剑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 L.)花中挥发油的组成及含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剑叶金鸡菊花部分挥发油,并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提取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分析鉴定了21个化合物,并确定其化学结构和百分含量。揭示了剑叶金鸡菊花部分的药理作用,为综合开发利用剑叶金鸡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采用阈值法和问卷调查法,对550人的苯硫脲(PTC)味盲基因型进行分析,并对苦涩蔬菜味觉能力进行调查,研究人味盲基因型与苦涩蔬菜味觉能力的关系.结果经χ2检测发现,不同的味觉基因型个体对蔬菜有不同的味觉.人的PTC味盲基因型明显影响人对苦瓜、苦菊、生菜等苦涩味觉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39.
文章报道了地被菊在海南引种的适应性情况。结果表明地被菊生长发育及表现的园艺性状良好。其中三个品种的花期明显长于其它品种;总结了一套适合海南地区的地被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0.
木糖对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菊糖酶合成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可利用木糖、菊糖等多种碳源。利用木糖为碳源时菊糖酶产量最高,酶活力可达30.4U/mg菌体(干重),菊糖次之;利用葡萄糖、乳糖等酶活力均很低。用洗涤菌体进行诱导试验也表明,木糖能诱导该酵母菌菊糖酶的合成,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已亚胺可抑制木糖对该 酶的诱导作用。在以木糖为碳源的生长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能明显地阻遏菊糖酶的形成。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菊糖酶的合成受诱导和分解产物阻遏机制的双重调节,木糖是酵母菊糖酶合成的一种良好的天然诱导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