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105篇
教育与普及   1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9篇
现状及发展   33篇
综合类   304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对置活塞二冲程汽油机分层稀燃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对置活塞二冲程汽油机缸径小、冲程长的特点,提出了进排气侧非对称喷雾方式,并采用AVL-Fire软件对喷雾方向进行优化,实现全负荷工况下的缸内均匀混合;同时研究了部分负荷工况下二次喷射对分层混合气形成和稀燃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侧喷射角增大有利于提高缸内混合气的均匀度,排气侧喷射角增大会导致燃油蒸发率降低;二次喷油比例影响分层混合气浓稀区的分布,二次喷油时刻影响缸内混合气稀区的均匀性.当进气侧喷射角为30°、排气侧喷射角为15°时,选择第一次喷油时刻为220℃ A,第二次喷油时刻为270℃ A且二次喷油比例为20%,可有效组织混合气分层.在部分负荷工况下,采用分层稀混合气相比均匀稀混合气的火焰发展期缩短约30%,快速燃烧期缩短约15%.   相似文献   
92.
随着燃烧科学的发展,数值仿真与实验测量产生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隐含许多有效的物理信息。传统研究方法对此类信息主要利用基于物理规则的模型去处理,但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开始受到重视。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技术由于在数据分析和处理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为处理燃烧领域的大量数据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该文简要介绍了ML在湍流燃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化学反应、燃烧建模、发动机性能预测与优化、燃烧不稳定性预测与控制等4个方面,讨论了机器学习在燃烧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3.
电子废物具有危害性和资源性特点,构建回收处理再利用体系意义重大。介绍了山西省电子废物回收处理再利用体系现状,分析了现阶段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再利用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再利用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4.
王东滨  郝吉明  蒋靖坤 《科学通报》2019,64(33):3429-3440
用于民用炊事与取暖的固体燃料燃烧过程排放大量的细颗粒物(PM_(2.5)),是造成大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尤其会给室内人员带来较大的健康风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民用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细颗粒物从数浓度角度主要以超细颗粒物(PM0.1)为主.然而,目前民用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超细颗粒物及其潜在健康影响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其排放与健康风险的评估一般包含在PM_(2.5)质量浓度评价中.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针对民用固体燃料燃烧中超细颗粒物排放的研究进展,包括燃烧过程中超细颗粒物的形成机制及排放特征.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民用固体燃料燃烧导致的室内超细颗粒物污染引发的潜在健康影响,阐述了当前民用固体燃料燃烧的颗粒物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价中仅使用PM_(2.5)质量浓度作为评价指标而未考虑超细颗粒物数浓度可能带来的问题,并在最后探讨了民用固体燃料燃烧超细颗粒物排放的控制与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95.
该项目利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阐明了固体废物代谢过程与城市生命体活动的动态响应关系,揭示了固体废物代谢机理,阐明了循环转化过程,开展了生命周期评价和环境经济评价,建立了危险废物鉴别和多级风险评价指标与技术方法体系,构建了典型城市固体废物综合管理动态优化模型,建立了一套城市固体废物的综合评价、诊断与管理系统,并在北京、深圳和佛山等典型城市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6.
正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一项研究表明,人们在睡觉时,清除大脑中废物的系统最活跃。这个启示可能改变科学家对睡眠生物目的的理解,指向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新方式。人为什么要睡觉?这个问题自古希腊以来,一直让哲学家和科学家着迷。从实际的角度来看,睡跟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生物状态,特别是从果蝇到露脊鲸,几乎每一个动物物种都有睡眠的状态。可这个睡眠期有显著的缺点,睡着了似乎就失去了对周围环境的警觉,尤其对于食肉动  相似文献   
97.
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CaMoO_4:Tb(3+)绿色荧光粉,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荧光光谱仪(PL)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发光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CaMoO_4:Tb(3+)绿色荧光粉,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荧光光谱仪(PL)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发光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CaMoO_4:Tb(3+)样品为四方白钨矿型结构,平均粒径为450 nm左右;CaMoO_4:Tb(3+)样品为四方白钨矿型结构,平均粒径为450 nm左右;CaMoO_4:Tb(3+)荧光粉在276 nm紫外光激发下发射绿光,色度坐标为(0.2741,0.5683);Tb(3+)荧光粉在276 nm紫外光激发下发射绿光,色度坐标为(0.2741,0.5683);Tb(3+)最佳掺杂量为x=0.025 mol,柠檬酸的最佳加入量为a=n(NO(3+)最佳掺杂量为x=0.025 mol,柠檬酸的最佳加入量为a=n(NO(3-))/n(C_6H_8O_7)=3.5,最佳点火温度为650℃。  相似文献   
98.
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工程中,放射性废物的衰变发热会导致处置库环境温度升高,从而影响缓冲回填材料-膨润土及其混合物的工程性能。综合已有文献的试验数据,分析总结了温度对膨润土及其混合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会影响膨润土的微观结构,包括孔隙比和孔径分布;同时也会改变膨润土及其混合物的工程性质,包括持水能力、膨胀性质及强度特性。  相似文献   
99.
直线氢内燃机特殊的自由活塞运动导致了较低的燃烧反应速率和放热等容程度。为减少燃烧时间损失,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在一台直线氢内燃机中尝试应用了引燃稀薄燃烧技术。首先通过原理试验验证了引燃稀薄燃烧技术的可行性,然后采用一种耦合活塞运动的迭代计算方法对柴油引燃直线氢燃料内燃机燃烧性能和运行特点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引燃燃烧技术,有助于提高直线氢内燃机的燃烧速度,减小放热时间损失,增加指示效率。相对于传统点燃燃烧,引燃技术能够提高直线氢内燃机活塞往复运动频率和压缩比,增加直线氢内燃机输出功率,但是引燃燃烧会轻微加重直线氢内燃机的NOx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00.
正采访河南奥科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奥科)的时候,正值麦收季节,虽然自上到下都有明确的规定,严令禁止焚烧秸秆,但空气中还是弥漫着一股"烟尘"的味道。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每年农作物秸秆达8 000多万吨,占全国的1/10以上。被称为世界"第四大能源"的生物质能源,是唯一可以直接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