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0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72篇
教育与普及   10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258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煤岩灾变过程应力场-损伤场-渗流场耦合效应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采动下煤岩灾变过程损伤-渗流诱发煤与瓦斯突出的灾变机制,基于含瓦斯煤岩破裂过程气固耦合理论,运用真实破裂过程分析RFPA2D系统中的GasFlow模块,模拟了采动过程中煤岩突出多场耦合效应与瓦斯卸压抽放渗流规律,研究了煤岩层中应力状态的变化及裂隙演化过程对透气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开采的进行,在扰动应力场和瓦斯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工作面与邻近高压瓦斯区之间的煤岩出现了裂纹萌生、扩展与最终贯通的演化过程;并且裂纹导通后,工作面与邻近高压瓦斯区之间煤岩的透气系数显著增大,其大小可能是贯通前的数倍.上述结果验证了采动下煤岩突出灾变过程的应力场-损伤场-瓦斯渗流场耦合效应,为采取合理的卸压消突或瓦斯抽放措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2.
开发了酸性煤泥水抑制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架构,针对采样系统,采用顺序控制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借用s7-200的自由端口,采用Modbus协议,开发了远程通信程序,较好地解决了远距离控制信号的可靠、高质量传输问题;针对控制对象的非线性、大惯性和大滞后特性,采用专家控制算法完成了酸性煤泥水抑制控制系统的算法和实现;开发了界面友好的人机界面,实现了对给煤机操作的监控和计数。  相似文献   
123.
通过对同煤集团现有传输网改造设计方案的探讨,提出新建SDH传输网应全面考虑的因素及最优选择方案,为今后煤炭系统传输网改造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4.
吴凤树 《科技信息》2011,(19):I0389-I0389
赵各庄矿开拓深度已达1200.5米,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煤层倾角由倾斜到急倾斜,急倾斜区域一般都采用单一的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但是采用这种单一采煤法,局部通风管理困难,回采率低。为改善局部通风管理,提高煤炭回收率,通过详细研究论证后,对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进行了改进,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为并为矿井其它相似条件区域的开采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5.
顶煤回收率是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影响顶煤回收率的因素出发,阐述了适合提高煤峪口矿综放工作面顶煤回收率的途径及实践。  相似文献   
126.
为预测未揭露区煤体结构,根据钻孔测井曲线信息,结合视电阻率电位曲线与伽马伽马曲线对煤层内不同结构分层物性差异所反映的形态特征,通过对煤层内部的各分层之间的比较、煤层与邻近钻孔中同一煤层的比较和煤层与钻孔内的上、下煤层之间进行比较绘制出煤层结构柱状图。又以矿井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作为底图绘制构造煤平面分布图,判识煤层内部的构造煤分布。  相似文献   
127.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石门揭突出煤层危险性大,时间特别长,是矿井安全技术的重点和采掘部署的瓶颈工程。传统的震动炮揭煤工作周期长,诱导突出危险性大,巷道破坏严重,支护难度大。渐进式揭煤技术充分吸收煤巷掘进防突理论,淡化安全岩柱概念通过“逐段提供安全屏障”,实现安全快速揭煤。  相似文献   
128.
赵育文 《科技信息》2012,(23):387-387,401
抚顺煤盆地为NNE向不对称向斜断陷盆地,含煤地层为古近系古新统-始新统抚顺群,含煤三层(组),老虎台组B组、栗子沟组A组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为不稳定煤层;中部古城子组煤层结构复杂,最厚达130m,平均厚度50m。根据沉积特征分析,含煤岩系形成时,盆地高差小,湖泊体系广泛发育,河流体系仅在火山喷发间歇期初期形成堆积物,在盆地边缘可能发育冲积扇体系沉积。巨厚煤层可能形成于浅湖环境,成煤物质则来源于湖泊周缘的泥炭沼泽和入湖的河流,特别是东西两侧的河流,其异常丰富的成因除与河流有关外,还与风暴流及水下重力流等作用有关,是一种异地-微异地-原地混合堆积形成的煤层。  相似文献   
129.
针对煤气管网连接多座煤气柜的实际情况,本文阐述了煤气柜同时并网的优势,分析了煤气柜同时并网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煤气柜同时并网的实现措施。  相似文献   
130.
通过分析目前国内选煤厂块煤定点入仓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全方位给煤的块煤入仓新工艺,并论述了块煤入仓新工艺的优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