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9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于多方案、多状态、多目标的工程问题,可以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一个以各目标为坐标轴的欧氏空间( 效果空间) ,并在此空间内定义一个灰靶,将由状态和方案组成的局势,在目标上的观测值向效果空间进行映射,以求得最优方案。本文以电厂混煤燃烧问题为例,在3 种目标下,对3 种混煤方案进行了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一种基于TMS320LF2407A的乳化液自动配比系统。系统选用高性能数字控制芯片TMS320LF2407A作为核心控制器,充分发挥DSP芯片的高速运算和信号处理能力,较好地实现了乳化液浓度的实时监测、自动配比和可再用乳化液回收。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索适用于修复土遗址病害的改性材料及修复工艺。【方法】在素土(plain soil,P)中添加偏高岭土(metakaolin,MK)和熟石灰(hydrated lime,HL),并基于室内试验研究两者的最优配比及综合工程特性;基于三类夯土墙模型试验研究改性材料的病害修复工艺及修复效果。【结果】1)当偏高岭土与熟石灰质量比为1∶1且两者的总占比为20%时,熟石灰-偏高岭土改性土(HL-MK改性土)的孔隙率较素土的大幅降低,其无侧限抗压强度约为素土的4倍,抗渗性能提高100倍,黏结强度是素土的1.2倍,崩解性也显著提高。2)基于夯土墙体掏蚀、表面剥蚀、裂缝三类病害的模型试验,分别提出了砌补、喷涂、注浆的修复工艺。基于上述工艺,墙体修复后的剥蚀率、裂缝扩展速率、温度梯度及湿度梯度显著降低。【结论】本文提出的HL-MK改性土最优配比及相应修复工艺可适用于土遗址病害的修复,能够为半干旱地区的土遗址病害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泥浆支护是泥水盾构实现安全掘进的关键,泥浆压力是否能快速有效的传递到开挖面将影响地层的稳定性控制,而泥浆的配比将直接影响泥浆压力的转化。为保证泥浆在卵石土及泥岩侵入地层中的支护效率,本文以成蒲铁路紫瑞隧道工程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泥浆渗透成膜试验以确定泥浆的合理配比。研究结果表明:泥浆的配比对盾构掘进的效率有明显影响,密度和粘度偏小的泥浆会导致泥浆滤失量过大,泥浆压力不能及时形成;而密度和粘度偏大的泥浆会导致刀盘泥饼的产生,降低盾构掘进效率。本文通过泥浆渗透试验与现场实测,在有效成膜和防结泥饼之间确定了最佳的泥浆配比。该泥浆配比的确定及调整方案在现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期为泥水盾构在类似地层中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技术是一种煤矿绿色开采新技术,能有效控制离层上方的地表沉陷,对保护地表建筑物安全及生态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离层注浆浆液最优配比,本文选取水固比、固相比、水玻璃掺量和悬浮剂掺量四个浆液性质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的方法探究各因素对浆液的比重、粘度、析水率和结石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固比是控制浆液性质的主控因素。其他影响因素中,固相比对粘度影响较大,水玻璃掺量对析水率、结石率影响较大。单因素实验中,各电厂粉煤灰浆液随水固比减小,浆液析水率减小,结石率增加,粘度增加,即浆液中粉煤灰质量比越大,浆液稳定性、填充效果越好,但扩散半径越小。随着水固比减小,达到某一水固比值后,浆液粘度将显著增大。不同电厂粉煤灰浆液性质不相同,因此在注浆前对拟用粉煤灰进行试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6.
干硬性混凝土是铁路施工中一种比较常用的混凝土。而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安全和造价。文章对干硬性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就干硬性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以及配合比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从干硬性混凝土的强度检验方法、强度试件成型方法和预制施工技巧等方面来论述了干硬性混凝土预制施工问题,使混凝土的预制件达到内实外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77.
以某公司现行配煤方案为基础,研究回配焦粉替代瘦煤捣固炼焦时焦粉粒径和配比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焦粉粒径大于0.2mm时不适合炼焦,焦粉粒径小于0.2mm时在配合煤黏结能力有富余的条件下适合炼焦,此时配入一定比例适宜粒径的焦粉对焦炭质量不会起到明显的劣化作用。  相似文献   
78.
王建刚  李勇 《科技资讯》2012,(23):114-114
本文简要介绍了宝钢三期焦炉成型煤工艺流程的特点,对成型煤配比对装煤量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在相同生产条件下,成型煤配比和装煤量之间存在正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79.
应用不同质量比的甘蔗渣和环氧树脂进行复合、热压,经真空烧结后,制得甘蔗渣基木陶瓷.利用TG-DSC对甘蔗渣基木陶瓷的热分解行为进行初步分析,利用XRD,SEM表征了所制备的木陶瓷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研究了甘蔗渣用量对开口气孔率及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渣基木陶瓷具有生物管状的多孔结构;随着甘蔗渣用量的降低,木陶瓷的石墨化程度略有提高;木陶瓷的开口气孔率随甘蔗渣用量减少而减小;摩擦系数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大,随载荷的增大而减小.当甘蔗渣/环氧树脂质量比为1∶1时,木陶瓷的开口气孔率为35.12%,摩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0.
厚煤层高采出率膏体充填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太平煤矿面临的村庄压煤和提高开采上限的问题,结合目前膏体充填技术及煤矿实际开采情况,按照压煤开采规程的要求,对厚煤层开采膏体充填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详细阐述了膏体充填原料选择、配比、工艺系统设计、充填流程等具体内容,并通过地表沉陷观测及其结果分析,论证了膏体充填开采的可行性,验证了膏体充填开采带来的显著效果,为压覆煤炭资源的开采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