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78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110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采用自制的湿法脱硫装置,以氧化镁-海水为脱硫剂,用于中远集运"冰河"号集装箱船的船舶废气脱硫试验研究.分别采用单纯海水法和镁基-海水法(M&S法),对比研究了空塔气速、液气比和pH值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表研究各因素对镁基-海水法脱硫效率影响的优先级,优化试验参数.结果表明:(1)镁基-海水法脱硫效率显著优于海水法.对环境变化体现出较强适应性和较宽容量范围,海水法不适合船舶烟气高效脱硫;(2)镁基-海水法中影响脱硫效率各因素的优先等级为:pH值>液气比>空塔气速,其中pH值为关键因素;(3)镁基-海水法最佳脱硫方案为:当空塔气速为0.5m/s时,液气比为10L/m3、pH值为7.5.  相似文献   
142.
本文以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烟气脱硝技术为例论述了现有炉内低氮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工艺,着重介绍烟气脱硝的主导工艺——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工艺(SCR),包括系统布置、催化剂、制氨系统、旁路、灰斗设置等,并指出已投产电站加装SCR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3.
为了准确地数值预报煤粉旋流火焰特征和主要烟气成分,比较扩展的涡耗散模型在多湍流模型下的预测性和影响,针对IFRF(国际火焰研究基地)2.5MW煤粉氧燃烧和空气燃烧实验,利用组分输运方程,结合7步改进的总包反应,对炉内煤粉氧燃烧进行数值计算,并与实验结果和空气燃烧基况对比.结果表明:氧扩散率、发射率和比热容等物性参数修正后,湿循环、氧预混二次流的煤粉氧燃烧扩散火焰温度场与空气燃烧总体一致,火焰稳定且为Ⅱ型火焰结构;EDC模型(涡耗散概念模型)对组分预测更为准确,尤在可实现k-ε模型下的缓慢反应CO生成和IRZ(中心内回流区)高温预测;而FRED模型(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在多湍流模型下对炉内温度、组分、火焰结构预测亦较准确.  相似文献   
144.
使用静电纺丝法制备TiO。及TiO2-Ag2O纳米纤维,脱除模拟烟气中的汞元素.对纳米纤维进行了XRD,SEM,EDX,uV—Vis及BET检测.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下Ag。O的掺杂比和循环次数对脱汞的影响,分析了TiO2-Ag2O的脱汞机理.结果表明:TiO2-Ag2O纳米纤维为锐钛矿相,纤维直径在200nm左右.与纯TiO2相比,TiO2-Ag2O的吸光范围增大,对可见光的利用率提高,并且随着AgzO掺杂量的增加纤维对光的吸收也逐渐增强.TiO2-Ag2O纳米纤维在无光、可见光及紫外光下的脱汞率均达到95%以上.合成的复合纳米纤维脱汞性能稳定,到第8次循环时脱汞率仍保持在95%以上.TiO2—Ag2O脱汞的机理可为银与汞通过汞齐化作用形成银汞合金.  相似文献   
145.
提高燃气锅炉烟气冷凝余热回收效率和降低烟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提出了一种喷淋式助燃空气加湿型烟气冷凝余热回收方式。实验研究了助燃空气含湿量变化对燃气锅炉的烟气露点温度、系统热回收效率、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助燃空气的含湿量从3 g/kg增加到60 g/kg时,对应的烟气露点温度可提高8. 0℃;在维持喷淋水温度45℃、喷淋水质量流量0. 075 kg/s的工况下,烟气余热回收效率可达到8. 4%;排放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平均浓度可从101. 6 mg/m~3降低到53. 3 mg/m~3。当助燃空气含湿量处于40 g/kg时,燃气锅炉运行比较稳定,排放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平均浓度为70. 1 mg/m~3。  相似文献   
146.
通过离子交换和自组装过程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MnCu-SSZ-13@CeO2分子筛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NH3-SCR反应.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不仅具有SSZ-13晶体的衍射特征峰,而且出现了明显的CeO2特征峰.形貌和线扫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CeO2外壳均匀...  相似文献   
147.
对燃煤电厂废弃物飞灰进行水合改性制备飞灰吸附剂,并将其用于模拟烟气中进行SO_2的脱除。实验结果表明,飞灰经水合改性后,其脱硫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在水合过程中,水合时间、飞灰、CaO和CaSO_4所占比例对改性飞灰吸附剂的脱硫效率都有一定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水合时间,水合时间越长,其脱硫效果越好。CaO和CaSO_4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飞灰吸附剂的表面结构,从而提高吸附剂脱硫能力;BET和FTIR结果表明,水合时间越长,其孔隙结构越好,脱硫能力也越强;SO_2的主要活性吸附位为C—O—C和—OH。该改性飞灰吸附剂脱除SO_2既包括物理吸附又包括化学吸附。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得的水合改性飞灰吸附剂的最大硫容为1430.1μg/g。  相似文献   
148.
林格曼黑度是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能快速半定量化地评价烟气中颗粒态污染物浓度高低的监测手段。本文通过对现场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了现场监测的注意事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对烟气林格曼黑度监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9.
SCR和SNCR是目前锅炉脱硝采用的主要工艺,各自具有其优缺点。SCR脱硝效率高,但是结构复杂,建设及运行费用较高,对锅炉空气预热器有影响,且环境风险较大;SNCR结构简单,建设及后期费用较低,但是脱硝效率低。分析比较了SCR和SNCR的原理和优缺点,给出在实际环评工作及环境管理中如何选择的建议。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其投资、工程量、脱硝效率、操作可行性等因素,不能以偏概全的只追求脱硝效率或者只追求节省投资,而忽略了脱硝工程的可行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0.
该文简单介绍了目前我国中小型锅炉烟气脱硫控制的情况,并从系统选择、系统自动启停和系统保护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脱硫DCS控制水平的方法,从而使脱硫系统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