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8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91.
张冬云  吴翔  王彪  许和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8):12291-12299
准确掌握飞机机头波纹度对全静压探头周围绕流及测孔压强的影响规律,对于提高飞机高度测量系统自身精度及其误差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开展了机头波纹度对全静压探头测孔压强的影响规律研究。针对单独探头构型,进行了数值模拟方法的验证。针对单独机头构型,研究了波纹度对探头预安装位置附近的空间区域压强的影响规律。针对探头与理论机头和波纹度机头的组合构型,研究了波纹度对全静压探头绕流及测孔处压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文中数值模拟方法能够满足机头全静压探头流场的数值模拟要求;波纹度对探头测孔处压强系数的影响变化量随着马赫数增加而增加;当马赫数固定时,波纹度的影响在第一组测压孔处随迎角增大而减弱,而在第二组测压孔处随迎角增大先增加再减弱。  相似文献   
892.
针对航空铝合金试件体积较大的问题,建立了阵列式脉冲涡流探头有限元仿真模型,根据脉冲涡流趋肤效应及能量分布原理,设计了MAX038仿真模型产生激励信号并加载于阵列线圈上,通过优化线圈参数实现了试件缺陷的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仿真模型激励信号加载于线圈上生成的磁场分布,与模拟激励相似但更接近实际情况.优化后的线圈提高了缺陷识...  相似文献   
893.
颅内血肿和水肿的无创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颅内血肿和水肿测量的现状及无创检测方法的意义,提出一种无创检测的新方法.根据涡流感应原理,将外部激励磁场作用于大脑,在颅内脑质中感应出涡流,通过测量该涡流激发的二次磁场的强弱来反映颅内血肿和水肿的情况.详细分析了无创检测方法的电磁场理论基础,开发出实验测量系统,并对测量系统的关键模块做了简要介绍.通过模拟水槽实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分析了现有系统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894.
本文通过对γ射线料位计测量原理的分析,提出了采用γ射线料位计来测量具有高温、高压特性的矿浆液位的方案,并对料位计的选择、安装以及放射性幅射的防护等方面都作了详细说明.经实践证明,该方案完全满足工艺生产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895.
针对DK4柴油机改为燃用生物柴油后出现混合气均匀度较差等问题,本文通过稳流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式,结合均匀试验设计法,在稳态工况下,在进气道前端加装不同结构参数的导流叶片,研究了其对发动机流量系数和涡流比的影响,选择了最佳模型,并对比了瞬态工况下原进气道与优化后的进气道涡流比、累计进气质量和排放特性。结果表明:稳态工况下,优化后的进气道较原进气道平均涡流比增加了24.79%,缸内流量系数提升了1.17%;瞬态工况下,优化后的进气道涡流比整体提高9.46%,累计进气质量增加了7.02%;缸内温度和压力均提高,NOx排放平均升高4.4%,soot排放降低9.9%。可见优化后的进气道有效改善混合气形成,降低生物柴油发动机颗粒排放。  相似文献   
896.
研究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下绝缘材料表面电荷积聚与消散规律时,只能根据绝缘材料表面静电电位反演计算得到电荷密度,但当材料表面为曲面时,很难准确计算出材料表面电荷密度.提出了一种针对曲面的电荷密度反演计算方法,针对曲面的绝缘材料,合理、密集地选择电位测量点,通过多轴运动控制器得到电位测量点的相对位置坐标,再按测量点将曲面划分为三角形的网格,求出各点处的法向量,进而反演出表面电荷密度.测量得到的3D打印的曲面圆盘和悬式绝缘子表面电位,以此为算例计算其表面电荷密度.计算结果同理论分析趋势一致,绝缘材料表面的静电电位与电荷密度相关性较强,电位高的区域对应的电荷密度也大;电荷分布按照离放电电极距离的远近,呈现"同心圆"分布;但靠近悬式绝缘子钢帽的区域电荷难以积聚,电荷密度小.  相似文献   
897.
实际应用中电力变压器故障数据获取困难,导致在处理变压器故障数据时会由于存在不平衡数据对深入分析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结合对抗神经网络和人工神经网络对不平衡数据进行处理与判断,利用基于超弱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对实验室搭建的变压器的模拟现场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并在采集到的变压器故障模拟数据的检测上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种方法对基于对抗生成网络的有载变压器小样本故障识别系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98.
提出一种新型的齿轮齿条式电涡流阻尼墙(Eddy Current Damping-Rack Wall,ECD-RGW),并对其进行了数值研究与参数分析.介绍了ECD-RGW的基本构造;通过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研究了ECD-RGW 的力学性能,并对5项主要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对 ECD-RGW 减振效果进行了评估,并以黏滞阻尼器(Fluid Viscous Damper,FVD)作为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ECD-RGW 作为一种新型电涡流阻尼装置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减小气隙、加装导体板背铁及增加永磁体数量可以提升ECD-RGW的阻尼性能,其中,导体板背铁的设计将 ECD-RGW 在低速下的等效阻尼系数提升到 4倍以上,导体板材料对峰值阻尼力对应的临界速度影响较大,导体板厚度会显著影响峰值阻尼力与临界速度 .此外,ECDRGW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应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99.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对快速保护电器分断快速性的高性能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多参数综合优化的快速保护电器涡流斥力机构.在涡流斥力机构工作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Maxwell进行机构有限元仿真,分析影响机构运动特性的关键设计参数.在现有ABB-A95(AC3)型产品基础上,沿用96 A/380 V规格的双断点触头系统,结合触头运动平均速度快与分闸末速度小的综合目标,通过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实现涡流斥力机构的最优结构参数求解.经仿真分析与样机实验,所设计的涡流斥力机构具有较好的保护分闸运动特性,可在分闸触发2.85 ms内实现20 mm满行程快速运动,最大速度7.95 m·s-1,末速度7.46 m·s-1.相较于ABB-A95(AC3)分闸时间减少约15 ms,并实现快速保护电器样机50 kA短路电流可靠分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