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68篇
  免费   1256篇
  国内免费   1759篇
系统科学   1259篇
丛书文集   2357篇
教育与普及   97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6篇
现状及发展   206篇
综合类   45369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722篇
  2022年   585篇
  2021年   685篇
  2020年   726篇
  2019年   811篇
  2018年   410篇
  2017年   662篇
  2016年   744篇
  2015年   1139篇
  2014年   2050篇
  2013年   1928篇
  2012年   2255篇
  2011年   2510篇
  2010年   2549篇
  2009年   2724篇
  2008年   2866篇
  2007年   2664篇
  2006年   2064篇
  2005年   1898篇
  2004年   1833篇
  2003年   2141篇
  2002年   1974篇
  2001年   1938篇
  2000年   1543篇
  1999年   1391篇
  1998年   1167篇
  1997年   1210篇
  1996年   1124篇
  1995年   998篇
  1994年   837篇
  1993年   735篇
  1992年   659篇
  1991年   681篇
  1990年   622篇
  1989年   595篇
  1988年   337篇
  1987年   206篇
  1986年   111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8篇
  1962年   5篇
  1957年   7篇
  1927年   2篇
  192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5 毫秒
961.
给出了一阶电路暂态过程三要素法的另一种形式,避开了作t=0+时的等效电路,使求解过程更加简单。  相似文献   
962.
本文给出了一个处理校准曲线法定量分析大批量单一组分样品的分析数据的通用程序,将有效地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度,数据处理速度的分析化验工作的效率,同时对分析检验工作的数据处理自动化建设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963.
侯建国 《科学通报》1997,42(10):1055-1059
自从石墨电弧放电制备克量级C_(60)的方法发现以来,研究不同衬底上C_(60)薄膜的生长行为就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热点之一.制备高质量的C_(60)薄膜,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而且在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对于碱金属掺杂的C_(60)超导体,利用高质量的C_(60)单晶薄膜可以获得较窄的超导转变温区和较高的转变温度.此外高质量的C_(60)单晶薄膜对于研究由C_(60)和金属或半导体组成的双层膜或多层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C_(60)薄膜在不同衬底上的生长行为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衬底表面的原子排布是否与C_(60)的晶格相匹配,C_(60)与衬底之间是否存在电荷转移和是否存在键合.迄今为止,许多研究工作报  相似文献   
964.
龙德良  施舒  梅毓华  忻新泉 《科学通报》1997,42(11):1174-1178
在无机氧化物及含氧酸盐、半导体材料、有机化合物、聚合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等领域近年来关于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原子簇化合物由于其特有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它们实际上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非线性光学材料。我们的实验发现,Mo(W)-Cu(Ag)-S簇合物呈现出很强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特别是一些含银的簇合物的光限制能力超出C~(60)的2~3倍。我们已对蝶状、离子型类立方烷、鸟巢状和双鸟巢状,六棱柱状及二十核超笼状簇合物等Mo(W)-Cu(Ag)-S簇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研究作了报道。在这些报道中有关铜的簇合物较多,而银的相对较少。本文报道直链状簇合  相似文献   
965.
顾强  王月霞  王宝义  王天民 《科学通报》1997,42(12):1340-1343
反应堆材料是在强辐照条件下工作的.由于核反应堆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人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来研究辐照损伤对材料的结沟与性能的影响,由于从实验上跟踪缺陷生成的过程与微观机制非常困难,目前这方面的很多结果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结合一些纯理论工作得出的.其中不少工作是通过计算材料中原子的位移阈能(Displacement threshold energy,E_d)来研究材料的辐照损伤效应.快速运动的原子,能够导致产生稳定的Frenkel缺陷对,该原子所具有的最小的动能就是它的位移阈能,E_d是表证材料中辐照损伤效应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966.
高精度热电离质谱(TIMS)铀系法对第四纪标样年龄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彭子成 《科学通报》1997,42(19):2090-2093
全球变化研究已成为第四纪地质学中的热点,其中年代尺度的高灵敏度、高精度测量又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Edwards工作表明,用热电离质谱(TIMS)技术研究珊瑚的~(238)U-~(234)U-~(230)Th体系,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年龄谱.例如, Vanuatu地区 TAN珊瑚的年龄值为(180± 5) a, CWS珊瑚为(845± 8)a, Hispaniola珊瑚为(8294± 44) a, Barbados地区珊瑚为(128.1± 1.7) ka.这些结果引起了年代学工作者的兴趣.与通常的 α谱仪法相比较,质谱铀系法有明显的优点:(ⅰ)样品用量少,千年以下样品约用3~5g,万年以上样品用几百毫克;(ⅱ)测试时间短,铀、钍测量分别为 3~ 4 h;(ⅲ)测年精度高,百年至千年之间精度为 1%~3%,万年至 20万年之间为< 1%;( ⅳ)测年范围宽,可以测试 500 ka年以来的样品. 本实验使用的铀系标样为GBW04412, GBW04413和RKM-4.前两个标样经过《国家铀系标样对比计划》(USIP)的研究.它们取自贵州犀牛洞的石笋.4412为文石,有明显的年轮结构.4413为 50%文石, 50%方解石,两者皆呈白色、纯净. RKM-4采自 Barbados Kendal山阶地,为群体珊瑚Acropora palmata,文石占 99%.此样品经过 USIP研究,有 α谱仪法确定的数据.1 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67.
同时检测O2和CO2的实时动态传感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仲柏  柳文军 《科学通报》1997,42(15):1629-1633
氧和二氧化碳是两种与生命过程息息相关的共存气体.我们先期研究建立的微电流法,采用非水电解质在气敏微电极和硅一体化薄膜微电极器件上常温直接检测CO_2,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但是,O_2的干扰难以消除.若要连续检测O_2和CO_2,则必须分次提取两者的响应信号,以致电极结构复杂,测量费时.而且,这类按Clark电极限流原理稳态工作的电化学传感器,其响应速度不可能跟上生物呼吸过程中O_2和CO_2气体分压的动态变化频率.  相似文献   
968.
在磷硅酸盐玻璃中八面体配位的硅:K边X射线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迪恩  彭明生 《科学通报》1997,42(22):2405-2408
<正>众所周知,在高压条件下,硅酸盐矿物和玻璃中的硅可以形成八面体配位,但在通常的低压硅酸盐玻璃中,硅为四面体配位,因为玻璃中硅的八面体配位会迫使形成周期性结构,破坏玻璃的非晶态。目前几乎没有文献报道在低压硅酸盐玻璃中存在八面体配位的硅。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对于含磷的硅酸盐玻璃和熔体有很大兴趣,因为一方面含磷的硅酸盐玻璃是很有前景的光导纤维材料,另一方面,在地球化学上P_2O_5加入到岩浆体系中,会导致液相不混溶,降低岩浆的液相线温度和粘度,影响元素在固相-液相和液相-液相之间的分配,尽管有报道证明在钠的磷硅酸盐玻璃中存在八面体配位的硅,但此结果仍有一定的争议。本文采用同步辐射的硅K边X射线吸收光谱研究了硅在SiO2-P2O5和Na2O-SiO2-P2O5体系的磷硅酸盐玻璃中的结构与配位,以及硅的配位几何随玻璃中P2O5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969.
反常原子     
郭振华 《自然杂志》1997,19(6):339-343
随着粒子物理学、激光光谱学与基于加速器的原子物理学的发展,在实验上已相继发现了里德伯原子、电子偶素与μ子素、μ子原子与强子原子,以及最近才产生的反氢原子等一系列的反常原子.通过对这些反常原子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知识宝库.本文综述了这些反常原子的产生(或发现)过程,它们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应用及其在科学上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70.
方波伏库仑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金垣 《科学通报》1997,42(1):51-56
前人对方波伏安法(square wave voltammetry,简写 SWV)的研究侧重于如何降低充电电流和增加法拉第电流而忽视了对随机噪声的研究,但在测量过程中难免存在噪声的影响,特别当测量浓度较低时,噪声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检测下限的降低.因此,在研究如何降低充电电流的同时,也应研究如何降低噪声,以降低检测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采样技术,旨在降低方波伏安法中随机噪声的影响,达到提高灵敏度、降低检测限的目的.该法的理论依据是数理统计学中有关误差分布的规律之一,即对于一组测量值,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因而各测量值相对于测量平均值的误差之和为零.具体作法是在每一个方波脉冲后期的一段时间内进行连续多点采样,将这一系列的采样电流值对相应的时间区间进行积分得到电量(单位:C),然后将方波前后两个半周期的积分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