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7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55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陇东地区曙光油田长6~3特低渗砂岩储层沉积特征及含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录井和实验分析资料为依据,以综合研究为手段,以曙光油田长63储层为对象,对陇东地区中生界延长组长6储层沉积特征及其含油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曙光油田长63储层属于低孔特低渗砂岩储层,为进积型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储层特征及含油性向上部变好;河口砂坝砂体是其主要和良好的储层类型.三角洲前缘主体区为良好储层的主要发育场所,也是油气的主要富集区.垂向沉积层序及其横向进积配置控制了长63储层在剖面上的组合发育及其综合特征的演变;平面沉积相带控制了长63储层沉积类型、叠合程度及岩性和物性的综合展布,进而控制了油气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92.
樊家川油田河流相储层砂体沉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樊家川油田河流相储层砂体的沉积模式。方法在油层沉积体系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地面露头及井下岩心精细描述,并通过井网砂体追踪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河流相储层砂体的非均质特征。结果建立了辫状河砂体“泛连通体”、曲流河砂体“半连通体”的储层砂体沉积模式。结论辫状河砂体形成“拼合板状”储层结构形式,曲流河砂体形成“迷宫状”储层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93.
中非地区B盆地下白垩统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中非地区B盆地下白垩统沉积环境、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方法利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理论及分析技术。结果B盆地中下白垩统碎屑岩储层大多形成在河流—三角洲、近岸水下扇等沉积环境中。碎屑岩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细砂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储层物性存在较大差异;物性最好的储层为河道、(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结论储层物性主要受压实作用、碳酸盐溶解与胶结作用及沉积环境四大因素控制,其中压实、溶蚀作用及胶结作用是主要控制因素,而沉积环境对物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控制原生孔隙的发育程度,并进一步控制溶蚀、胶结等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94.
以岩芯分析为基础,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测井、录井等资料,在区域地层精细对比的基础上,对青阳岔油田长2段砂岩油藏储层岩性进行分类研究,对孔隙结构、填隙物特征、物性特征、电性特征、非均质性进行研究,针对储层上水下油的特点给出岩石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初步解释,为油井射孔选段和压裂提供技术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5.
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饱和度和压力变化的时移地震AVO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X油田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在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时纵、横波速度计算方法,并将计算数据与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了对比。岩石物理参数计算和时移地震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正演模拟表明,X油田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时,地震纵波速度变化十分明显,而横波速度变化较小;储层顶反射P-P波AVO曲线变化明显,而P-S转换波AVO曲线变化很小。油藏有效压力变化对地震纵、横波速度有近似程度的影响,储层顶反射P-P波AVO曲线在入射角较小(θ<20°)时变化明显,而P-S转换波AVO曲线在入射角中等(30°<θ<50°)时变化明显。模拟结果对分析X油田时移地震可行性,确定油藏变化范围,区分油藏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乃至真正实现时移地震定量解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基于气测资料构造适当的综合指标,分别利用模糊模式识别和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对储层含油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测资料与储层含油气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可以用来确定气测综合指标与储层含油气性之间的模糊关系,而且对待识别样品气测资料的随机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神经网络法能够较准确地建立气测综合指标与储层含油气性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但在待识别样品气测资料具有随机性的情况下,识别结果具有随机性:利用模糊模式和BP神经网络方法对储层含油气性进行识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快速为储层含油气性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且前一种方法的识别效果优于后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7.
渤中凹陷地震-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应用地震 -沉积相的工作方法研究了渤海湾盆地老第三纪地层发育及地震相的特点 ,解释地震剖面 ,并转化为沉积相 ,在此基础上对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作出预测。研究工作强调了地质模型的作用 ,并用岩芯的资料及单井的沉积相分析来约束地震解释。指出地质模型约束地震解释 ,是克服地震多解性、提高解释精度的有效方法 ,更好地发挥地震横向预测的作用。地质模型主要据“四扇一沟”的模式来构建 ,其依据是在渤海湾的沙河街组及东营组 ,其储层砂体主要是由在深湖条件下 ,在凸起的边缘上 ,往往有扇三角洲、三角洲、湖底扇组成 ,它们的分布区 ,往往就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研究发现 ,区内凡是凸起边缘若发育了断层 ,就有可能促使湖底扇的发育。在渤中的老第三系 ,浊流比较发育 ,因而 ,浊流砂体的预测就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98.
新疆西天山西段位于哈萨克斯坦 -伊犁板块的东南部边缘 ,包括伊犁石炭纪裂谷、那拉提地块、哈尔克早古生代被动陆缘褶皱带。主要已知矿床 (点 )按其容矿围岩可分为镁铁 -超镁铁岩型、斑岩型、花岗岩型、矽卡岩型、陆相火山岩型、陆相沉积岩型、浅变质含碳碎屑岩型。根据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 ,区内以找金矿主 ,兼顾铜镍矿等。金矿以穆龙套型和火山岩型金矿为主 ,同时注意卡林型和中 -酸性侵入岩内外接触带型 ;铜矿以镁铁 -超镁铁岩型和火山岩型为主。地质与成矿条件与中亚成矿域具有可比性 ,因此 ,新疆西天山西段金铜成矿带应为中亚成矿域东延部分  相似文献   
99.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是天然气的重点勘探层位 ,根据薄片研究、阴极发光显微镜研究、粘土矿物分析、同位素分析 ,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进行了分析 ,认为研究层位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 ,少量的长石岩屑砂岩。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主要有长石的高岭石化、压实作用、自生矿物的形成作用、胶结作用及交代作用。最后根据成岩作用的特征 ,建立了研究区储层砂岩的成岩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100.
详细论述了蒙特卡洛法的数学原理及其在油气储量估算中的具体使用方法 ,并通过应用实例说明在油气田的不同勘探开发阶段 ,根据拥有资料的多少选用适当的数学模型 ,利用蒙特卡洛法都可以估算出一个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比较合理的油气储量数值。当一个区块勘探程度较高 ,拥有资料较多时 ,用蒙特卡洛法估算的储量与用容积法估算的储量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