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提出了潮汐应力对发震断层的力学模式,描述了附加潮汐应力对发震断层的促滑作用方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云南及邻区的地震,计算了173个地震震源处沿主压应力P轴和主张应力T轴方向的附加潮汐应力分量,分析了这睦量对发震断层的作用方式以及受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类型,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云南及邻区发生的173个地震中,64%的地震发震断层受到潮汐应力的促滑作用,其中,受减压型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数比例略大于受增压型促滑作用的发动层数比例;在受到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111个发震断层中,走滑型发震断层占67%,倾滑斜滑型发震断层占33%,说明云南及邻区的走滑型地震较易受到潮汐应力的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82.
基于三角形网格的潮汐水域水流水质的一种计算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无结构的三角形网格布置,以适应潮汐水域极不规则天然岸边界,在此基础上以三角形网格离散基本方程,建立了交替方向隐式的有限差分计算式,将其应用于长江南通河段的潮流场与浓度场模拟计算,验证表明实验测与计算值与对比令人满意,可以作为潮汐水域潮流场及浓度场预测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83.
武汉台重力长期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武汉台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观测资料, 结合FG5和GPS同址观测结果, 研究了重力长期非潮汐变化特征及其与局部气压和水储量变化及地壳垂直运动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超导重力仪观测的重力长期变化存在非常显著的季节性变化, 其总能量的大约70%来自于局部大气和水储量变化, 其中周年变化超过95%的能量都来自于这两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由于缺乏区域水储量(特别是地下水)变化的实际观测资料, 采用的全球陆地水同化模型LaD和GLDAS不能客观地描述台站局部水储量的实时变化, 由此得到的重力变化与实际观测之间存在大约55 d的时间延迟. 通过与FG5绝对重力仪的对比观测获得了超导重力仪的长期漂移率为17.13 nm·s-2·a-1, 同址GPS观测表明台站局部区域的地壳呈缓慢沉降态势, 其沉降速率为(3.71±0.16) mm·a-1, 与之对应的局部重力场变化为(13.88±0.22) nm·s-2·a-1, 即伴随着局部地壳运动的重力变化与高程变化的比值大约为-37.41 nm·s-2·cm-1, 表明在地壳垂直运动过程中局部伴随着比较大的物质质量调整, 其力学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4.
DE3潮汐的全球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泽宇  吕达仁 《科学通报》2008,53(23):2940-2946
利用美国卫星TIMED在2002~2006年期间取得的温度数据(L2Aver1.07 SABER/TIMED数据)提取了中间层和低热层(MLT)大气热力潮汐信号, 并且利用Hough模分解(HMD)方法考察了DE3潮汐的全球结构. HMD分析结果显示DE3潮汐主要受前两个Hough模的影响, 而包括衰减模在内的其他Hough模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 根据HMD分析结果, 给出了MLT区域中DE3潮汐活动的中心高度, 指出其活动的中心主要受第一传播Hough模, (-3, 3)模的控制, 出现在110 km高度, 表现出稳定的单峰年变化(出现在北半球夏季). 还发现(-3, 3)模表现出以2 a为周期的年际变化, 它同时清楚地反映在110 km高度附近DE3潮汐振幅活动中. 在分析时段内, 与(-3, 3)模2 a变化位相一致, DE3潮汐在2002和2004年分别出现显著增强的活动, 其中心振幅达到12 K以上. 分析结果还指出, 在100 km以下高度, 第二传播Hough模, (-3, 4)模, 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使得这里的DE3潮汐活动表现出关于赤道反对称的结构; 另外, (-3, 4)模表现出双峰年变化的特征, 并且在中间层下部区域起着显著的控制作用; 与此对应, 中间层下部的DE3潮汐活动中心出现在冬末春初和秋末冬初两个季节中, 并且交替地出现在赤道以南和赤道以北的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85.
珠江三角洲八塘尾潮汐河段动床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八塘尾碍航浅滩位于潮汐河口段以及河床淤积既有推移质又有悬移质泥沙的特点,模型设计从不稳定流的水流运动方程和连续方程,悬沙和底沙运动方程以及河床变形方程出发,考虑河床泥沙的起动,沉降和含沙量的相似条件,导出了潮汐河口悬沙和底沙冲淤模型试验相似律。试验中,潮汐放水过程按冲淤时间比尺控制,单潮周期按水流时间比尺控制,以保证水流运动相似。验证试验表明,模型设计、模型沙选择及时间比尺处理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6.
利用近岸海洋动力要素耦合作用的数学模型提供的水动力条件,对悬浮物质输移扩散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在单纯潮汐风暴潮条件下的悬浮物质输移扩散规律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考虑波浪和潮汐耦合作用的海洋动力参数与实测资料更加吻合,从物理机制上看也更加合理;考虑近岸海洋动力要素耦合作用的悬浮物质输移扩散规律明显不同于单纯潮汐风暴潮情况下的悬浮物质输移扩散规律.因此,在考虑悬浮物质输移扩散时,不应只考虑潮流,必须考虑近岸海洋动力要素的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87.
88.
长江河口水域由于受径潮流相互作用和高含沙量影响,水体光学特性具有特殊性.同一潮周期内大潮时总悬浮颗粒物浓度能达到0.5 kg/m~3以上,而小潮时最大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只有大潮的1/3,高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和潮周期内较大的变差,使得很多经验算法无法取得良好的反演效果.为了能适应该区域特殊水体特性,通过改进总悬浮颗粒物的复杂指数模式,建立了适合长江口地区的改进模式.利用2014年5月航次现场光学和同步水沙数据分析了长江河口地区总悬浮颗粒物浓度随着潮周期的变化特征,在原有7个备选波段的基础上引入了806nm和858 nm两个备选波段,补充近红外波段峰面积指数作为复杂指数模式的第五个指数,将复杂指数与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对数之间线性关系改进为二次多项式关系,针对不同潮情的水体特性建立了分潮情的改进模型.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可以适用于长江口水域,大、小潮分别建模得到的反演精度较大小潮统一模型更高,能更好地刻画潮周期内离水辐射的变化,反映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潮周期变动.  相似文献   
89.
董海军 《科技信息》2011,(28):345-346
本文通过对丹东海洋红港区现场实测的水文泥沙资料进行分析,确定了海区的潮流和潮汐性质,并计算了理论最低潮面和月平均海面的关系,给出了建设大型深水泊位所需要的潮汐潮流特征值。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