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6篇
系统科学   50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94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1.
非线性系统多模型滑动模控制及其在三轴转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多模型控制问题,首先给出了MIMO非线性系统多模型线性化的表示,提出了一种根据期望的参考轨迹确定平衡点的位置和数量的方法;其次,通过对平稳点和模型切点的合理选择,使得在全局范围内对非线性系统有较好的近似性,线性过程与非线性过程之间存在的残差通过连续滑动模控制(CSMC)进行了消除,且避免了一般滑动模控制引起的抖动现象,最后,研究了以上方法在三轴台控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移动滑态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多变量不确定性变结构控制系统,其能达阶段对控制系统参数摄动较为敏感。为此,设计了移动滑态变结构控制器,使得控制系统在一开始就进入到所设计的滑动模态中并将其保持,从而降低了系统的能达时间,提高了系统抗参数摄动的能力。数字仿真表明,该方案有效地克服了系统参数摄动对控制系统的影响,验证了本文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应用边界单元法(BEM),对平面应变情况下滑动轴承无摩擦接触时的接触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与常规Hertz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边界单元法可以提高接触参数的计算精度,并妥善解决了Hertz公式计算值偏低的问题。另外在分析了轴承系统尺寸、材料参数及载荷变化因素而进行相应计算的基础上,给出了滑动轴承接触参数计算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4.
循环流体床床层与壁面间传热特性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颗粒絮团更新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循环流化床床层间传热特性的预测模型,模型主要由流动和传热两个部分组成,在流动部分中,计算了床层的径向和轴向空隙率分布,颗粒絮团的最大下落速度以及颗粒絮团在壁面的滞留时间;在传热部分中,则将总传热系数为颗粒对流,颗粒辐射,分散相对流以及分散相辐射四个分量进行叠加,与有关工业锅炉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纤毛或鞭毛的运动不是由于微管的收缩产生的,而是由于双联体微管彼此相对滑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一档水条形山体测压管水位的原型观测资料,用确定性函为九法和物质推断法建立测压管水位与库水位、降雨、时效等因素有关的统计模型和预报方程,由预报方程预测条形山体在高水位和不利降雨情况下的地下水位,从而同山体可能滑动面上的上举力,在岩体自重和上举力共同作用下,用分解平衡法(Decomposing Eqilibrium Method)求其可能滑动体的稳定安全系数,从而判断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带有耗能器的基底滑动结构隔震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带有基底滑动隔震系统及耗能器系统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三种情况下的数学模型,推导了有关公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研究了一座四层建筑物在ElCentro地震波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加速度响应、层间剪力响应等,考虑了不同摩擦系数、不同加速度峰值及附加耗能器不同参数时对结构隔震效果的影响。并与相应的线生结构进行了比较,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构隔震和耗能的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18.
利用对角占优矩阵和Frobenius-perron定量,首次研究了大型广义系统的分散变结构控制问题。选取的具有动态补偿器的切换流形使得设计相对简单,控制易破实现,最后给出了说明数例。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一个滚体受力作用后在滑块上加速滚动的几种情况(实心圆柱体,薄圆筒,空心卷轴)。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数字网中产生滑动的3方面原因,即传输系统的工作环境不稳定;失去时钟控制;网路节点的时钟偏差。通过对一种高集成数字中继接口结构的分析,指出数字中继呼损过高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时钟倍频电路的性能不稳定,即传输系统的工作环境不稳定,从而导致交换系统时钟与传输系统时钟的不同步。为此本文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两种方法,且能满足电话业务的滑动率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