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9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120篇
教育与普及   1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5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200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1.
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次生溶蚀孔洞最发育、埋藏最深、优质碳酸盐岩储层最发育、储层有效厚度最大的碳酸盐岩储集层;同时飞仙关组气藏也是中国硫化氢含量最高的气田.研究发现,飞仙关组优质储层的形成与硫化氢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含硫化氢的酸性流体与碳酸盐岩发生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促进了碳酸盐岩次生孔隙的形成.通过对飞仙关组储层碳酸盐岩岩芯样品在含硫化氢饱和水溶液中溶蚀试验发现,经过硫化氢的溶蚀,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孔隙度平均增大2%,渗透率增大幅度最大,平均将近提高两个数量级,岩石的密度也明显变轻,从而证实了硫化氢的溶蚀作用对飞仙关组优质储层形成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储层岩石学特征也证实了硫化氢对碳酸盐岩的溶蚀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912.
岩石薄片正交偏光图像的颗粒分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图像分析技术应用于岩石薄片粒度分析一直受到图像分割效果的制约问题,提高岩石颗粒自动分割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岩石薄片图像颗粒分割的新方法。该技术是以自主研制的图像采集系统为基础,通过序列图像获取、序列图像处理、多分割层叠加、SRM算法分割以及小面积合并处理等实现颗粒分割。实践表明该技术用于碎屑岩薄片粒度分析可以实现90%以上的颗粒准确分割,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弥补了普通显微镜在粒度分析中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13.
基于DEM的流域特征提取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流域特征信息的基本原理,对DEM在非点源污染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应用密云水库北部流域的DEM进行了流域的刻划及SWAT模型运行单元水文响应单元(HRUs)的生成,在集水区面积阈值为2 km2的水平上得到的流域水系主河道与实际水分有最大相似性,共生成310个子流域和594个HRUs.从DEM刻划结果准确性的检验等3个方面讨论并总结了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914.
粮食种植面积变动已成为中国粮食生产的基础性问题,对粮食供给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主粮种植面积变化的根源,运用荟萃分析法对中国主粮种植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农业劳动力、机械化水平、粮食补贴政策与粮食收储政策等因素对主粮种植面积具有显著且稳健的促进作用,农户年龄、城乡收入差距等因素则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伴随时间推移,部分影响因素对主粮种植面积的影响效应会发生变化,而文献研究特征的不同也可能会导致最终实证结果的差异。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在鼓励扩大主粮种植面积时,应适当关注上述变量的影响,提升决策的合理性和精准性,同时在后续关于该领域的相关研究中,也应进一步改进现有方法和设计,从而提升研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15.
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了激振源(换能器)面积的变化对矩形板条纹振动模态振动节线形状和节线分布的影响,计算了矩形板在频率约为15kHz、20kHz的条纹振动模态.结果表明:当激振源面积较小时,换能器的振动几乎不影响矩形板条纹振动模式的振动特性;当激振源频率与矩形板本征频率相同且激振源半径增加到8.0mm时,条纹振动模式节线开始由直变曲,节线分布变的不规则.应用扫描式激光测振仪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16.
<正>梦已成真植物最早的用途,是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口粮。在过去,人们对植物的最大期盼就是有一个好收成。在不断努力下,这些期盼已经成为现实。高产,再高产!19世纪末20世纪初,水稻的产量低得可怜,即使是在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江南地区,水稻在年景好的时候亩产也就约3石,即200多千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使用化肥和培育矮秆水稻为标志的两次绿色革命,在不到60年的时间里,将水稻产量提高到600千克以上,而杂交水稻的出现,更是将亩产推上了近1000千克的大关。可以说,化工和育种技术的进步,让我国人民彻底摆脱了粮食缺乏的阴  相似文献   
917.
通过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推断潜在的生态学过程或影响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许多研究发现,即使同一物种,其空间分布格局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其原因除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外,研究尺度(取样面积)的不同可能也是差异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基于长白山25 hm2温带阔叶红松林样地胸径?1 cm木本植物数据,使用相对邻近密度?函数,探讨不同取样面积对样地内木本植物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取样面积较小时(1 hm2),大多数物种呈随机分布,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加,呈聚集分布的物种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2)大部分物种的聚集程度随取样面积的增加而增加,但各物种的聚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3)在取样面积较大时(?1 hm2),物种的聚集程度随物种多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在取样面积较小时(1 hm2),物种聚集程度与多度的关系则不明显.该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物种空间分布格局的认识,进而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其潜在生态学过程或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918.
为了揭示纤维多孔金属吸声材料的流阻率与其孔隙率、孔直径以及孔的弯曲度等主要几何参数之间的变化规律,给纤维多孔金属吸声材料的结构设计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提出了一种流阻率分形模型。通过对纤维多孔金属的孔隙结构进行分形处理,结合材料内部空气流体学分析,首先获得了流经纤维多孔金属材料截面总的空气流量Q的表达式,该表达式是最大平均孔径λmax、曲线分形维数DT和孔面积分形维数Df的函数,其次结合纤维多孔金属吸声材料流阻率的公式,获得了流阻率分形模型。模型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试值的最大偏差为13.9%,最小偏差为7.6%,平均偏差为10.6%,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孔隙率Φ的增大,纤维多孔金属吸声材料的流阻率减小;Φ和DT一定时,流阻率随着Df的增大而减小;Φ和Df一定时,流阻率随着DT的增大而增大。与通过实验确定流阻率的经验公式相比,文中所建流阻率分形模型能够反映材料的几何参数与流阻率之间的变化规律,为纤维多孔金属吸声材料的微观结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19.
在几何上,定积分可简单地描述为曲边梯形的面积.在积分区间内,被积函数对应的曲线所围成的几何区域如为圆和矩形等一些容易计算面积的规则图形时,就可以通过计算图形面积来计算相应的定积分.这样可以免去一些复杂的计算过程.把定积分的面积计算法应用于上限积分的函数,利用上限积分的函数与原函数间的关系,得到所需求的原函数.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参数方程形式的选取对计算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0.
《科技智囊》2016,(4):44-45
正前两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3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87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其中,2月份当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今年前两个月用电量增速略有回升,但总体仍处于低位。用电量维持相对低速增长,主要还是受到工业领域调整的影响,显示去产能调结构的过程仍在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