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34篇
  免费   1786篇
  国内免费   4136篇
系统科学   6235篇
丛书文集   1805篇
教育与普及   80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9篇
现状及发展   447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50373篇
  2024年   424篇
  2023年   1451篇
  2022年   1194篇
  2021年   1471篇
  2020年   1398篇
  2019年   1399篇
  2018年   873篇
  2017年   1062篇
  2016年   1252篇
  2015年   1763篇
  2014年   2814篇
  2013年   2657篇
  2012年   2877篇
  2011年   2980篇
  2010年   2998篇
  2009年   3514篇
  2008年   3756篇
  2007年   3417篇
  2006年   2736篇
  2005年   2475篇
  2004年   2246篇
  2003年   2179篇
  2002年   2035篇
  2001年   1847篇
  2000年   1389篇
  1999年   1166篇
  1998年   977篇
  1997年   979篇
  1996年   872篇
  1995年   687篇
  1994年   613篇
  1993年   469篇
  1992年   450篇
  1991年   383篇
  1990年   390篇
  1989年   343篇
  1988年   196篇
  1987年   123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5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11.
复杂系统模型结构辨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12.
非等温湍流射流中脉动量的耗散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13.
在 K-饱和的非标准模型中,研究了泛 Loeb 可测集 m(A),pns(~*X),cpt(~*X),fin(~*X),ns(~*X)的 S-饱和性.当 A 是紧致 Hausdorff 空间 X 的子集时,得到了 st~(-1)(A)是标准集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14.
C~3I系统工程可靠性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C ̄3I系统分层管理拓扑结构模式,文章重点对系统可靠性度量指标及其相互关系、系统可靠性模型设计与可靠度计算等重要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可对C ̄3I系统工程总体技术设计可行性论证,以及系统验收评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提出了一种掺杂离子导体(DIC)的粒子交叠广义晶格模型,由此模型,推导随机-电阻-网络(RRN)理论中3种导电键各自组分的几率,并采用有效介质近似(EMA)计算了DIC系统的电导及其粒子尺度效应。  相似文献   
116.
本文阐述了一种新的研究成果——用模型优适度寻找含水层主进水口位置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模型优适度作为衡量地下水模型场势与原型(矿区)场势相似拟合程度的量度,它凭借含水层地下水场势对源点的响应差异,判别模型源点位置与原型源点位置是否一致、接近或偏离。本文给出了模型优适度的计算公式和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动态矩阵施行标准化的公式推演过程。通过多次模拟试验,绘出优适度的等值线图,为华北某矿圈定含水层补给范围,进行注浆堵水,大大地降低了矿井涌水量,在实践应用中获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17.
118.
119.
本文用TC(Technicolor)模型,解释了L3L ̄+L ̄-γγ事例,具体分析发现四个L3事例可以由过程z→ρ°ρ°→L ̄+L ̄-P°(γγ)产生。  相似文献   
120.
对Petri网系统的可达性问题做了综合性的阐述和分析, 提出了利用能量优化方法来解决可达性问题的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计算代数方法和神经计算模型对可达性问题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主要工作包括 1.给出了Petri网到线性空间的映射规则及其可达性的等价性定理; 2.建立了能量优化模型, 将可达性判断化为优化问题; 3.用神经网络来求解能量优化模型; 4. 最后综合了计算代数方法和能量优化模型的优点给出一个基于计算代数和神经计算的方法. 作者提出了一种利用基于硬件的大规模并行的神经计算来代替基于软件的串行的数字计算的可达性判断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