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4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应用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建立热离子-温差热电混合发电模块的理论模型,导出混合发电模块输出功率和效率的表达式,研究混合发电模块的性能特性和优化性能,确定混合发电模块在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效率时的优化条件,给出系统的优化工作区域,对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作了详细的讨论,得到一些有益的新结论.所得结果可为实际混合发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设计了一款非制冷红外成像组件,实现了红外成像功能.介绍了这种非制冷红外成像组件的硬件设计.对于这种红外微弱信号的采集,在模拟电路采取了多种降噪的措施.在软件上,实时实现了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校正;并根据红外成像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红外成像温度窗特性的图像增强方法,适合硬件实现.该组件通过通讯接口可改变组件工作状态.最后,给出了这种红外成像组件的测试方法及结果,证明组件成像效果很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3.
采用直流电源模拟太阳能电池板输出不稳定电压驱动热电热泵工作,通过实验测试研究了在连续长时间工作、电压跳跃变化和极限电压工况下,热电热泵冷端温度T c、热端温度T h、冷热端温差T d的变化对其制冷/制热的性能系数(COP)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电压范围内,热电热泵的制冷速度快、工作性能稳定且能够长时间连续工作,而制热效果明显优于制冷效果,制热效率(E h)平均高于制冷效率(E c)约0.8;热电热泵的最佳工作电压区间为2~4 V,此时的冷端温度低、制冷量大、COP值在理想范围(E c=0.87~1.89,E h=1.75~2.75);随着工作电压增高,热电热泵的冷热端温差增大,COP值减小,当电压大于8V后,冷热端温差大于45℃,COP值降至最小,工作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74.
《今日科技》2014,(8):34-34
<正>浙江省三花新能源研究院是三花控股集团的独立研发机构,主要从事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新能源汽车空调和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建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空调系统实验室、常规零部件实验室、换热部件试验室、控制阀件试验室、电磁场实验室、电装实验室、焓差试验室、噪音试验室、振动试验室、环境温差试验室等多个试验室,已完成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组装和测试生产线1条,具备良好的研发条件和充分的生产  相似文献   
75.
进行液化石油气热力性质和气液平衡计算,并以R22的实验工况为基准计算液化石油气在冷凝器内冷凝时的温度变化及R22和液化石油气冷凝过程的平均温差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6.
对热障涂层组合筒进行了热弹塑性极限分析,导出了热弹塑性应力分布的计算式,分别就基体内层开始进入塑性及整个基体完全处于塑性两类极限状态下,得到了极限温差,并就 Zr O2 Ti - 6 Al- 4 V 陶瓷热障涂层给出了计算结果,为热障涂层材料设计时参数的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7.
临沂市国际金融大厦基础筏板在冬季连续浇注3850m3混凝土施工中,从配合比的设计、温差、温度、混凝土的浇注技术及养护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成功地控制了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78.
 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新型热力循环在Kalina循环基础上增加贫氨溶液回热支路和抽气回热支路以提高热力循环效率。应用能量守恒原理和热平衡方程对新型热力循环--国海循环进行理论研究,计算了不同的透平入口蒸汽压力、氨水混合工质浓度、温海水温度和冷海水温度条件下的循环效率。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氨水混合工质浓度对国海循环效率影响显著,冷热源温度确定的条件下存在最优的氨水混合工质浓度使得循环效率最高,当温、冷海水温度分别为26、5℃,氨水工质浓度为92%时,系统效率最大达到4.56%;当氨水混合物浓度不变时,循环效率随透平入口蒸汽压力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存在极大值;冷海水入口温度对循环效率影响很明显,而温海水温度对循环效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9.
国内外关于异形箱梁温度梯度效应分析甚少.以某斜拉拱桥的异形箱梁为例,按照4种典型的温度梯度模式分为4个工况,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计算异形箱梁控制截面由温度梯度引起的温度应力,分析其对温度梯度模式的敏感性,探究温度应力在异形箱梁截面高度和箱梁纵向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异形箱梁纵向上温度应力的最大值出现在箱梁的变截面处;新西兰混凝土设计规范温度梯度模式的温度应力最大;04规范温度梯度模式较85规范温度梯度模式有更高的安全储备.异形箱梁横截面温度应力对温度梯度模式的选取非常敏感,选取适合当时当地的温度梯度模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0.
换热温差对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回收废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升温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的传热、传质平衡以及各部件的热力学关系为理论依据,建立一个回收废水热量的稳态数学模型,运用正交实验法,提出了综合考虑系统总换热面积、总循环流量和系统性能系数COP的经济参数F,阐述了系统各参数受各部件换热温差及其相互耦合作用影响的敏感度,分析了各部件换热温差对系统总面积A、总循环流量M、COP及参数F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温差因素的耦合作用相比各温差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力度要弱很多,可以忽略其作用;当蒸发温差、冷凝温差、吸收温差和发生温差分别取4℃、4℃、9℃和6℃时经济参数F值最大,为0.4515,相应的COP为0.4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