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The two-layered nonwoven geotextile, which consists of a layer constructed with fine fibers for providing optimal filt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nother layer constructed with coarse fibers for providing the requir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s desirable for drainage and filtration system. Based on Darcy's law and drag force theory, a mathematical model on vertical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two-layered nonwoven geotextile is estabilished.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s that the present model possesses 83.6% accuracy for needle-punched two-layered nonwoven geotextile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needle density the vertical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two-layered nonwoven geotextiless firstly decreases and then increases, reaching the smallest value at 470 p/cm^2.  相似文献   
103.
含水层参数对同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模拟分析了含水层厚度、渗透系数比和不同含水层对同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地下水渗流和换热的影响.对于合理的水井设计,含水层厚度增大可以减小抽水、回灌压力,显著地提高抽水平均温度.抽、回水口的平均降深与渗透系数比的对数基本成线性关系.从热贯通的角度来说,渗透系数比是同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工程成败的关键.过小的渗透系数比显著加快系统的热贯通.渗透系数大小是抽水和回灌难易程度的决定因素.对于渗透性能不好的含水层,更应该关注抽水和回灌不能时含水层渗透系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4.
流体渗透系数对饱和土中桩基础阻抗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间接边界元法对饱和土中桩基础阻抗函数进行了分析。由桩基础与饱和土交界面处的协调条件和平衡条件,建立了桩基础与饱和土动力相互作用的控制方程,探讨了饱和土中流体渗透系数对饱和土中桩基础阻抗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土中孔隙流体对饱和土中桩基础阻抗函数有一定的影响,由于饱和土中孔隙流体与土骨架的相互作用,饱和土中桩基础的动力阻抗与单相土介质中桩基础的动力阻抗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05.
单孔示踪方法测定裂隙岩体渗透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论述了单孔中测定裂隙岩体渗透系数、等效水力了隙宽及静水头的方法与有关的井流理论,单孔稀释定理推广到测定岩体渗透流速、流向等参数方面,推导了钻孔揭露多裂隙组稳定流混合井流理论,分别对吸水、涌水及单裂隙(组)的情况进行了讨论,并且介绍了试验仪器与方法,将单孔示踪方法应用于群孔之中,结合裂隙岩体的走向、倾角、裂隙分布等,确定出研究区域的裂隙岩体中的渗流场分布,该茂成果已应用于对家峡左坝肩裂隙岩体流场的研  相似文献   
106.
西五里湖疏浚底泥资源化处理的二次污染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疏浚底泥常规处理方法的不足,采用固化处理方式对西五里湖重污染水体疏浚底泥进行处理.结合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疏浚泥直接堆放和经固化处理两种情况下的二次污染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固化处理可以减缓疏浚泥中污染物的溶出速率,对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远远小于未经处理的疏浚泥,但是要注意选择二次污染小的固化材料;渗透系数是控制疏浚泥二次污染的重要因素,降低渗透系数可以减少疏浚泥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07.
针对传统压实黏土衬里不能有效阻止渗滤液中重金属离子迁移的缺点,采用颗粒活性炭、酸活化膨润土两种吸附剂改良黏土衬里以达到提高其吸附能力的目的.通过室内平衡吸附试验,对黏土、3%或6%颗粒活性炭改良的黏土以及3%或6%酸活化膨润土改良的黏土吸附重金属Cr(Ⅵ)的性质进行了观察.为了评价改良黏土作为填埋场衬里土料的可靠性,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对衬里土料的体膨胀率、体缩率、渗透系数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土力学参数进行了检测.吸附试验结果表明,经颗粒活性炭或酸活化膨润土改良的土料对Cr(Ⅵ)的吸附能力与黏土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说明改良方法是有效的.土工试验结果表明,在重型击实的条件下,所有衬里土料在一定含水率范围内均满足工程要求指标,即体缩率≤4%、渗透系数〈1×10^-7cm/s、无侧限抗压强度〉200kPa.因此,改良黏土在重型击实的条件下可以作为衬里的建造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08.
为研究洪峰过境堤基发生管涌时内部细颗粒运动及迁出规律,采用变水头模拟洪水,对间断级配无黏性土进行室内管涌试验。以常水头下管涌规律作为对照组,使用彩砂追踪管涌过程中细颗粒的迁移,依据试验结果对不同细颗粒含量和不同孔隙比试样的渗透系数、细颗粒流失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变水头作用下,细颗粒在下降段存在逆流运动;细颗粒流失主要集中在下游,相同试验条件下,变水头流失的细颗粒比常水头多,迁移通道贯通范围大;细颗粒含量越大,孔隙比越小,在水头循环后最大破坏水力梯度差越大,细颗粒流失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土壤吸附试验研究不同级配土壤对双酚A(BPA)的吸附特性,并分析了土壤颗粒特性、水力特性与土壤吸附特性间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级配土壤对BPA的吸附均为非线性吸附,可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描述;粒径小于0.075 mm的土壤颗粒对BPA的吸附接近线性吸附,非线性因子为0.979;粒径0.01 mm以下颗粒质量分数与土壤吸附能力成正比;土壤吸附能力与土壤渗透系数大小成反比,随着渗透系数增大,土壤对BPA的吸附能力趋于恒定值。  相似文献   
110.
采用高压注浆加固既有线路下地基,说明其方法是一种很好的地基处理办法,即通过较高的压力将液状的浆液或其混合液注入地层内部,将地层空隙内地下水挤压至降水井内排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