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02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48年   1篇
  1927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本文用催产素、催产素配合普鲁卡因封闭和剖腹产术对58例难产猫进行了助产,其疗效以手术助产方法为最高,有效率100%,催产素配合普鲁卡因封闭次之(60%),而催产素仅在21.5%的猫有效,并对猫发生难产的病因进行了分析:难产的发生与孕猫的胎次有密切关系,第一胎的难产发生率为61.8%,第二、三胎和三胎以上分别为29.4%、5.9%和2.9%,胎儿成活率与难产天数呈反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72.
在室内用PDA平板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pH值对杨木彩绒革益菌(Coriolus versicolor)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A上彩绒革盖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7~30℃,最高为40℃,最低为5℃,致死温度为55℃。生长最适pH值为6,最高为pH13,最低为pH4,pH3以下不生长。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的酸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73.
74.
选用一合理的模型,估算了1994年7月发生的彗(SL9)—木相撞辐射引力波的强度和功率.所得结果表明引力辐射强度远低于目前引力波检测装置所达到的灵敏度.计算过程与所得结果富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75.
紫外线诱变康宁木霉提高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康宁木霉菌种的诱变、筛选和固体发酵培养,研究了培养基、培养时间、诱变时间及pH值对诱变菌所产酶的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康宁木霉经诱变5min,在pH为6.0的玉米秸PDA培养基上培养72h,产生的C1酶和Cx酶的酶活力较高,C1酶的酶活力由73u/g提高到176u/g,增加了2.41倍,Cx酶的酶活力由798u/g提高到2069u/g,增加了2.59倍.  相似文献   
76.
以对羟基苯甲醛和丙二酸为原料,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酯化、仿生氧化偶联、DDQ脱氢、还原和水解等反应步骤,合成了6种未见文献报道的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和苯并呋喃新木脂素类化合物(1~6).其中两分子对羟基苯丙烯酸甲酯仿生氧化偶联为它的二聚体(1)和DDQ脱氢反应是整个合成路线的关键步骤.DDQ脱氢反应可成功实现由苯二氢呋喃向苯并呋喃环转化,这为合成苯并呋喃新木脂素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7.
里氏木霉纤维素酶系的分离及其酶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级超滤、DEAE-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层析、CM-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渗透层析等分级纯化步骤,从里氏木霉纤维素酶系中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的3个内切葡聚糖酶组分EGⅠ、EGⅡ和EGⅢ,2个外切葡聚糖酶组分CBHⅠ和CBHⅡ和1个β-葡萄糖苷酶组分,它们对各自底物的比活力分别为176.35、153.96、64.22、16.86、4.82、31.00 IU/mg,米氏常数分别为6.70、8.46、13.22、1.37、3.46、2.20 mg/mL.同一类酶组分的米氏常数Km越大,转换数Kcat越小.分离纯化所得EGⅠ、EGⅡ、EGⅢ、CBHⅠ、CBHⅡ和GB等酶组分的分子量分别为50、46、25、65、58、75 kDa.  相似文献   
78.
基于染料木素对高锰酸钾氧化鲁米诺产生的化学发光的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染料木素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染料木素的线性范围为:4.0×10^-2~4.0μg/mL,检出限(3d)为8.0×10^-3g/mL,对浓度为0.50μg/mL的染料木素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将本法用于槐角药丸中染料木素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9.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的和感染松枯梢病的松树针叶上分离了叶栖微生物1 862株.选取有代表性的菌株通过室内平皿对峙培养,初步筛选出对松枯梢病菌和松赤枯病菌具有较好生防潜力的菌株12株.其中,拮抗细菌菌株6株、酵母菌3株、丝状真菌木霉(Trichoderma sp.)3株,拮抗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细菌、木霉、酵母菌,细菌无菌滤液的拮抗效果明显好于菌体本身.拮抗菌的筛选以相对抑菌效果为准,同时应考虑被抑制率和菌种本身具有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80.
对自日本引进的赤松(Pinus densiflora)27个抗病家系进行人工抗病性测定,结果发现抗病各家系对3个不同来源的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虫株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病性,且差异明显.综合3次接种试验结果发现,引进赤松中有13个家系(1、4、5、6、7、8、13、14、15、17、20、23和25 号)抗病表现较好.对5号抗病家系接种松材线虫后,分别按时间进程(4、8、12、24、36、48、72、96、120 h)进行茎段取样,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松材线虫在引进的抗病赤松体内的迁移速度较普通赤松慢,且松树茎内木射线细胞和树脂道泌脂细胞周围的薄壁细胞出现病变较普通赤松晚,病变程度也比普通赤松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