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7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When we analyze literary works, we should comment on whether or not these thoughts contribute to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We should comment whether or not it exerts positive influence. We can deeply know about Puritan thoughts and values with the masterpiece --THE SCARLET LETTER  相似文献   
22.
从小说《红字》看霍桑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解读、分析霍桑《红字》中海斯特.白兰及珠儿的形象,探讨作者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3.
由17世纪北美清教徒文学形成的“美国清教文学传统”是美国文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清教文学在本质上仍然是基督教文学的一个分支,从属于圣经文学传统,但美国清教文学在神话构建以及圣经话语使用中都注入了具有明显北美地域色彩的独特内涵,由此形成美国文学与其它基督教文学的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24.
<红字>是美国作家霍桑的一部著名小说, 它以17世纪中期的新英格兰为背景,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牧师丁梅斯代尔与有夫之妇海斯特的爱情悲剧. 不管是作者本人,还是小说本身,清教思想对其的影响无处不在,本文试结合清教思想对男主人公丁梅斯代尔的影响来分析他的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红字》中主要人物和场景的象征的分析,剖析《红字》这部经典巨著的深刻思想主题,即深刻抨击清教主义社会的虚伪与险恶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26.
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主题蕴含了双重性,一方面追求诗化的戏剧艺术;另一方面在诗意的掩盖下掩藏着腐败的现实,如同性恋、暴力、酗酒、堕落、乱伦等主题.针对威廉斯的戏剧代表作,从作家本人的戏剧人生、文本主题以及戏剧表现形式来探讨威廉斯戏剧主题的双重性以及其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27.
论谁之罪     
李明琴  孟丽君 《科技信息》2009,(21):I0152-I0152
《红字》这部小说的深刻之处不是将一场恋爱悲剧仅仅表现为个别人物之间的恩怨仇隙之争,而是高屋建瓴地“探究‘谁之罪’这样一个深刻而严肃的主题。  相似文献   
28.
从小说《红字》香霍桑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解读、分析霍桑<红字>中海斯特·白兰及球儿的形象,探讨作者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9.
30.
《巴比特》是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代表作之一,它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以巴比特为代表的美国中产阶级商人的群体特征及其隐含的美国社会传统与文化。而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分野及其背后清教主义伦理道德的影响在巴比特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且在20世纪20年代各种新文化泛滥的背景下,清教主义传统仍然在中产阶级群体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巴比特这样一个典型人物的塑造,刘易斯充分、正确地反映了美国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