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1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256篇
教育与普及   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79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9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 most prominent cooling event of the Earth surface during Cenozoic in the long-term transition from a non-glaciated planet, or “green-house world”, to a polar, glaciated planet, or “ice-house world”, is the Earliest Oligocene Glacial Maximum (EOGM) above the Eocene/Oligocene boundary at about 33.7 Ma. Planktonic and benthic foraminiferal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es, carbonate content, and coarse fraction, along with high-resolution color reflectance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records during 35-30 Ma, from deep-water Sites 1262 and 1265, Ocean Drilling Program (ODP) Leg 208 in South Atlantic, reveal the global cooling event occurring in both surface and deep ocea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liest Oligocene δ^18O values during 33.5-33.1 Ma represent the magnitude of continental ice sheets on east Antarctica and indicate the large decrease in both surface and deep water temperatures of worldwideoceans. The δ^13C records show the large excurs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EOGM event and indicate some types of shift in global carbon reservoir, probably demonstrating the sudden increase in organic carbon burial rates and the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and timing of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lithologic composition, carbonate content, color reflectance, and coarse fraction brought about significant changes close to the Eocene/Oligocene boundary, reflecting the abrupt deepening in the carbonate compensation depth (CCD). Changes in carbonate content were revealed from the color reflectance identify periodicities associated with eccentricity of the Earth‘s orbit (100 and 400 ka), further indicating orbitally forced global climate variations in the Early Oligocene.  相似文献   
62.
谢刚  贤龙 《河南科技》2005,(5):22-22
高密度养殖鱼虾的池塘水质易恶化。生物活性水质改良剂能将水体和底泥中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转变为有益物质,从而改良水质,促进鱼、虾生长,增产增收。常用的生物活性改良剂有下列6种:  相似文献   
63.
海南大学水产养殖学科是海南省首批批准设立的省级重点学科,具有热带水产养殖动物苗种繁育技术研究、热带水产养殖动物种质改良技术研究、热带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技术研究3个重点研究方向,设有硕士点.本学科主要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具有鲜明热带特色的海南优势水产养殖产品为主的重要经济海洋生物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种质改良和苗种繁育技术,增养  相似文献   
64.
采用单因子梯度试验法,设定20(I)、28(II)和40kHz(III)3个不同低频率超声波试验组,以不进行超声波作用为对照组,研究超声波对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0d的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浮游植物的丰度为各组最高,试验组II、III中,浮游植物丰度分别为3.8×105、2.3×105 ind·L-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共鉴定到浮游植物种类属数为16个,数目大小依次为试验组I>试验组II>试验组III>对照组. 试验组I中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分别达1.661±0.055和1.071±0.020,为各组最高;试验组III中Pielou均匀度指数(J)达0.619±0.018,为各组最高;与对照组相比,施加20kHz超声波显著提高了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生物群落多样性(P<0.05).  相似文献   
65.
好氧颗粒污泥可通过特殊的厌/好氧空间结构实现短程硝化,而短程硝化和好氧颗粒结构都可能导致温室气体N2O释放.试验研究了处理养殖废水过程中好氧颗粒污泥短程硝化性能,及利用微电极探针定量分析N2O过程释放特性.稳定运行期间,COD与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8%和94.4%,短程硝化效率可达88.9%.根据微电极探针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厌氧和好氧阶段N2O生成量分别占46.4%和53.6%,但短程硝化系统的N2O释放主要来源于曝气吹脱作用;系统内N2O中氮的释放量占进水氮的比例为2.1%,好氧颗粒污泥并未显著强化N2O释放.  相似文献   
66.
广西北部湾海域的海水养殖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但是随之而来的病害暴发、渔药滥用、养殖污染、优质种苗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峻。本文分析了广西北部湾海域海水养殖现状和病害情况,就未来广西海水生态养殖与病害防控技术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7.
大型桥梁深水桩基础的施工和周围的地质水文环境有很大关系,针对施工的水文和气象条件,介绍了以钢护筒作为支撑的施工平台结构形式及施工工艺,并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护筒变形、漏浆、糊钻及窜孔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大力发展,生态种养越来越受到关注。结合目前生态种养发展现状,系统总结了稻虾养殖、稻鳖养殖、稻鸭养殖及稻蟹养殖研究情况,并针对各类生态种养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风险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提出了生态种养生态环境风险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合理的控制养殖比例、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及优化饵料的投放等措施,为我国生态种养生态环境风险方面的防治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9.
深水沉积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为人们所关注。深水沉积理论在争论中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由于对深水沉积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对深水沉积作用认识十分有限。回顾深水沉积的研究历程、概览其研究现状,对于总结存在问题、展望发展方向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大量调研国内外深水沉积研究实例,概述了它们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基于浊流沉积理论而建立的海底扇模式,等深流沉积的垂向层序,内潮汐沉积的特征及形成机理。同时,文中指出当前深水沉积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深水重力流沉积研究尚存在诸多争论,深水牵引流沉积的识别仍存在困难。深水沉积物成因复杂,未来的深水沉积研究应注重多学科交叉发展,建立深水牵引流和深水重力流两种搬运机制共同作用的深水沉积模式,提高深水沉积物的可预测性,进而指导深水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70.
冯雪 《河南科技》2014,(11):32-32
畜禽舍纵向通风技术最先在蛋鸡、肉鸡养殖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牛舍、猪舍的应用也逐步增多。与传统的横向通风技术相比,纵向通风具有舍内气体分布均匀、气流速度较大、空气新鲜、消除氨气滞留死角、减少对吹和对吸等优点,可有效改善夏季畜禽舍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