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6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78篇
系统科学   104篇
丛书文集   269篇
教育与普及   3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2篇
现状及发展   42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636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493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497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对基础施工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加大,其中软土路基的处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对某工程项目的软土路基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方法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水泥搅拌桩墙混合处理方法进行介绍,阐述两种处理方法的效果检测,促进软土路基处理方法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992.
卫星遥感监测近3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泊是揭示全球气候变化与区域响应的重要信息载体.以青海省、西藏自治区2005~2006年的408景CBERS CCD影像和5景Landsat E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1975年前后的1177幅1:10万地形图和82幅1:5万地形图的支持下,完成青藏高原1 km2以上湖泊的卫星遥感调查,并将其结果与20世纪60~80年代第一次全国湖泊调查进行比较,对青藏高原湖泊数量、面积、空间分布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截至2005~2006年,青藏高原共有1 km2以上湖泊1055个,占同期全国湖泊总数量的30%以上,其中青海省222个,西藏自治区833个;青藏高原湖泊总面积为41831.72 km2,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50%以上.发现面积大于1 km2的新生湖泊共30个,原面积大于1 km2的湖泊消失5个.13个面积大于500 km2的大湖中,羊卓雍错在调查期内萎缩严重且目前仍在继续萎缩;青海湖在调查期内总体呈萎缩状态,但另有研究表明自2004年后呈扩张趋势.色林错、纳木错和赤布张错的面积也有较大的扩张.新生湖泊按照成因可归纳为河道扩展、沼泽转化等6种类型,消亡湖泊则多是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导致的干涸.在3个典型的气候与生态环境敏感区中,那曲地区和可可西里地区的湖泊总体呈扩张趋势,而黄河源区的湖泊则总体呈萎缩状态.区域湖泊变化特征是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升高、冰川融化、冻土消融、雪线退缩等现象的显著响应.调查和分析结论可为青藏高原湖泊变化及其对气候波动的响应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正>东亚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区主要包括中国东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蒙古高原、中国西北以及中亚部分地区,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历史时期以来频频发生的干旱事件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利用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暖季格点数据(6~8月)和106个树轮年表数据集(源于国际树轮数据库,http://www.ncdc.noaa.gov/paleo/treering.html)及对其他文献中数据的整理(所有年表须通过与邻近PDSI资料的相关性检  相似文献   
994.
地方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为区域扶贫服务的使命,连片特困区高校图书馆为区域扶贫服务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需制宜、因事制宜的原则.扶贫的主要对策包括打造区域扶贫信息网,创建区域图书馆联盟,组织开展培训,选派科技特派员定点扶贫,跟踪服务在区域工作的毕业生和学校科研立项课题,参与贫困大学生扶贫助学活动等.  相似文献   
995.
 构建了一个岩浆侵入多孔储层中的热效应数学模型,提出了模拟地质系统中的岩浆侵入/凝固热效应的等效算法,基于物理和数学方程上的等价原理,用瞬态有限元分析将岩浆侵入与岩石之间原始凝固边界移动问题,转化为一个边界没有运动的物理等效热源的新问题,即单步凝固模型与多步(三步)凝固模型。所提出的等效算法的主要优点是有限元网格大小固定,采用变积分时间步长来模拟有限元分析的侵入岩浆凝固热效应。多种热效应模型的对比发现,单步凝固模型与多步(三步)凝固模型的数值解具有近似的精度,所以单步凝固模型是有效模拟多孔岩石中岩浆侵入的热效应模型。单步和多步(三步)凝固模型与王民模型、Zhao 模型对比后发现,单步和多步(三步)凝固模型与Zhao 模拟的效果更为接近,理论上也更接近地质实际。通过对商56区块沙三段油藏辉绿岩侵入热场的模拟分析应用,推算得到商56 区块沙三段油藏的热裂解量为9.02×104 m3,指出该油藏的保存条件有限,存在着大量的油气渗漏,并且原油的大部分损失是由于渗漏散失造成的。  相似文献   
996.
 针对资源整合矿井火区探测中普通探测技术耗时长、工程量大,且难以直接定位火区范围等问题,研究了基于瞬变电磁法的火区分布探测方法。以北祖矿为例,在井下全空间条件下,结合地质资料和现场地质情况,采用瞬变电磁仪对北祖矿9209 风巷上覆煤层进行超前探测和剖面探测,反演计算形成超前、剖面视电阻率图,根据巷道上覆煤层在视电阻率图中的响应特征,通过定性分析确定巷道上覆煤层的自然发火区域。结果表明,基于瞬变电磁法的整合矿井火区分布探测方法能够准确定位火区分布范围,可为打钻探测及灌浆堵漏等矿井防灭火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明显提高工程效率及效果。  相似文献   
997.
 为了准确识别煤田火烧区边界位置,对火烧区磁异常进行更加精细的解释,将张量曲率边界识别方法引入到煤田火烧区磁异常的解释中,探讨分析煤田火烧区磁异常的张量曲率特征.根据煤田火烧区磁异常的特点,利用张量曲率的较大特征值和较小特征值分别圈定煤田火烧区和正常区.模型试验中,通过与常用的Theta 图以及垂向导数等方法对比,体现了张量曲率分析方法在地质体边界识别中的优越性,验证了该方法在火烧区边界识别中的有效性.将该方法应用于乌达某煤田实测磁异常数据的解释,发现利用该方法圈定的火烧区范围和其他勘探结果以及已知地质资料相符,说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识别煤田火烧区和正常区边界范围,为煤田火烧区的磁异常解释提供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喀斯特峡谷是贵州岩溶高原山区最普遍的一种地貌类型,是一个物质、能量作用的特定地域系统。通过对喀斯特峡谷类型、特征,生态环境特点的探讨,提出了喀斯特峡谷区应制订科学的峡谷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经济发展规划,进行水能梯级开发,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999.
从中籼区试结果看安徽水稻的增产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杂交中籼稻是安徽水稻的重头戏 安徽是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籼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常年220万公顷左右的水稻种植面积中,籼稻占80%以上,其中又以杂交中籼为主.尽管安徽杂交水稻面积较大,但水稻平均单产却相对较低,据报道,安徽粮食作物及小麦、甘薯、玉米、大豆的单产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唯有水稻低于全国平均亩产18.8千克.近年来徘徊在400千克左右,低于邻近江苏、湖北、上海等省市,尤其2003年中稻抽穗灌浆期间遭受盛夏异常高温热害,全省杂交中籼稻平均亩产仅387千克,比全国的平均亩产468.16千克低17.34%.值得注意的是同年全省21.33万公顷两系杂交中籼平均亩产却高达495千克,略低于全国两系稻507.75千克的水平.由此认为安徽水稻单产的提高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其中杂交中籼稻是重头戏.  相似文献   
1000.
曲元 《安徽科技》2005,(11):19-21
安庆市曾经是全国10个水稻高产地区之一,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逐年减少,人口日益增加,原有的生产水平、质量水平已不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安庆市地处双季稻区最北缘,是理想的水稻新组合的生态鉴定点.因此,安庆市在安徽省内率先开展了两系杂交稻的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使水稻生产在产量、质量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有力地调整了全市种植结构和种植制度,而且以两系杂交稻科技示范工作引领农村科技工作,提升了全市农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