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4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天文学家借助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发现了第一颗和地球体积近似、位于宜居带中的行星。不过,由于它绕转的是一颗红矮星而非太阳那样的恒星,天文学家说它只是地球的"堂兄弟",而非"孪生兄弟"。这颗行星被命名为开普勒-186F,围绕一颗距地球约500光年的红矮星运行。在这个星系中,共有5颗行星,其中开普勒-186F是最外层的一颗行星,从其距离看,正好位于可保有液态水的宜居带外层。计算表明,这颗行星的直径只比地球大10%,围绕母星的公转周期为130天。尽管其质量和组  相似文献   
22.
闫凯 《科学世界》2012,(10):61-63
有史以来,人类向其他星球发射的最先进的探测机器人——"好奇"号火星车,自201 2年8月6日登陆火星表面以来,陆续传回了大量信息。通过"好奇"的视野,我们对火星的表面情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3.
追溯洪水来源我们根据古代记载与传说,追寻洪水来源,看到当时的几种事态要点:一是在天上暴降大雨的同时还有许多燃烧发红的山体、岩层伴随而下,这就不能把天上泄水视为  相似文献   
24.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机械应力下的气-液两相流进行数学模拟研究,建立了一个二维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非等温两相流多物理场稳态模型. 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固体力学、电化学、传热传质以及气液两相流的物理因素,研究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机械应力作用下的两相流分布.计算结果显示:在机械应力作用下,燃料电池肋板下方的多孔介质应力明显大于流道下方的应力,且在肋板和流道交界处下方的气体扩散层会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阴极相对湿度逐渐增加,但阳极相对湿度会减小;液态水仅在阴极产生且主要在肋板下方的多孔介质内形成,其在阴极的饱和度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5.
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4月15日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公布了新太空计划,表示美国将不再走因循守旧的路线,而是要努力寻求突破和创新。新蓝图取消了返月计划,而是将火星定为美国载人航天计划的目的地。奥巴马信心十足地表示,他定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人类踏足美丽的"红色星球"。显然,美国对探索火星有着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6.
20℃,0.1-800MPa下液态水的红外光谱测量结果,表明水分子红外吸收的组合频率与压力的关系是连续的,并随压力的增加而降低,但吸收峰的面积在压力约为200,370和700MPa时存在着不连续性,这种不连续性与高温高压下水的电导率测量结果一致,反映了在不同压力下水的性质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7.
通过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工艺,在316L不锈钢表面上沉积出致密的Cr的氮化物梯度薄膜(CrxN).表面改性后的不锈钢双极板界面导电性能良好,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的组装力范围内,与Toray碳纸的接触电阻为7.9~11.2 mQ·cm2.双极板的耐腐蚀性能相对于未处理的316L不锈铜基体有了显著的增强:在0.5 mol/L H2SO4 5×10-6mol/L F-的模拟电池环境腐蚀溶液中,室温下改性后双极板的腐蚀电流约为10-7 A/cm2,比基体的小了2个数量级;70℃时在相同的腐蚀环境下,虽然腐蚀电流有所增大,但仍然比不锈钢基体的腐蚀电流小1~2个数量级.改性双极板有很高的表面能,与水的接触角达90°,这有利于电池内部液态水的排出.通过表面改性获得的具有耐蚀-导电-憎水综合性能的金属双极板材料,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8.
根据差动毛细效应的原理,利用内外层单纤线密度的差异,采用细度不同的异性截面聚酯纤维,交织生产了3种双面运动服装面料,使其内外层单纤细度的差异各不相同.利用MMT对3种织物的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进行测试,得出织物上下表面含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及水分传导速率和水分含量差等指标.分析就织物的不同结构及物理指标对液态水传导性能的影响,发现利用不同细度的异性截面聚酯长丝织成的双面针织运动服装面料具有明显的单向导湿效果,且随着内外层单纤细度差异的增大,其单向导湿的速率和能力都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9.
自2012年8月6日耗资25亿美元(约合154亿元人民币)的美国"好奇"号探测器成功降落火星之后,科学家对这颗红色星球是否适宜生命存活展开了新一轮的探索。不过在太阳系中,火星并非寻找地外生命的唯一希望。综合考虑生命生存所需的基本元素、热量、液态水以及相对稳定的环境等条件,更遥远的木星轨道上还有其他有力候选者。1610年,天文学先驱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4颗卫星,这也是人类首次得知除地球外的其他行星  相似文献   
30.
云中过冷水识别对于人工影响天气及预防飞机积冰具有重要意义,但过冷水的识别一直是气象探测中的难点,毫米波雷达是连续探测云结构和物理特征的有效工具。本文利用布设在藏东南水汽通道入口处墨脱地区的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基数据,结合微波辐射计温度资料,采用基于模糊逻辑法、阈值法进行过冷水识别,识别出的粒子相态包含冰、雪、过冷水及混合态。并利用同址的微波辐射计的液态水路径(LWP)对墨脱云雷达观测的两个层积云过程的过冷水识别效果进行了分析和初步验证。结果表明:模糊逻辑法和阈值法识别的过冷水基本合理,但模糊逻辑法可以识别更多的过冷水,从定量分析来看,模糊逻辑法相对于阈值法识别的LWP更接近于微波辐射计。藏东南墨脱地区层积云中过冷水的微物理参数与其他地区较为一致,有效半径主要位于7~15 μm之间,液态水含量(LWC) 主要分布在0.01~0.3 g·m-3之间,但墨脱地区过冷水的分布比其他地区更为丰富,往往云顶、云底及云中同时存在过冷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