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3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11篇
系统科学   30篇
丛书文集   58篇
教育与普及   59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0篇
现状及发展   34篇
综合类   253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海洋胶体中的氮、磷和铁对微藻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海洋微藻(海水小球藻、亚心形扁藻和球等鞭金藻)为对象,利用错流超滤技术提取海洋胶体,分别以胶体为唯一的氮、磷和铁源,研究胶体及其有机碳(COC)浓度对微藻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胶体为唯一氮源的体系,小球藻和金藻的脂肪酸与COC浓度之间无相关关系;低COC浓度下脂肪酸组分和含量多于高COC浓度下脂肪酸组分和含量.以胶体为唯一磷源的体系,3种微藻的脂肪酸各组分含量与COC浓度呈线性正相关;ccoc=0时脂肪酸组分最多,ccoc=238.4μmol/L时脂肪酸含量最高.以胶体为唯一铁源的体系,在COC浓度范围内(0~238.4μmol/L),各微藻脂肪酸含量与COC浓度呈线性正相关;ccoc=119.2~238.4μmol/L时,脂肪酸组分最多,含量最高.以胶体为唯一氮源体系培养的3种微藻的总不饱合脂肪酸含量最高,以胶体为唯一铁源体系培养的含量最小.  相似文献   
52.
试论以资源定位的海洋功能区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洋资源具有多种功能,不同的利用者、不同部门在其利用上的矛盾冲突往往造成海洋资源的无序开发,甚至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海洋功能区划是解决海洋资源利用冲突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目前的海洋功能区划在认识和实践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象山港的海洋功能区划为研究案例,坚持资源定位和公众参与等原则,根据象山港各个区段自然属性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七个海区,并应用环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论证资源的最佳利用方式,从而确定了整个海域和七个分区的主导功能.以资源定位的海洋功能区划对于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长远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53.
鲎--全身是宝的海洋珍贵活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鲎亦称马蹄鲎(horseshoe crab)(图1),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Hda),鲎科(Limuroidea)。目前世界现存的鲎。根据其形态和分布特点,可分为二亚科三属四种。其中ia'mulinae亚科仅有美洲鲎属(Limulus),美洲鲎(Limulus polyphemus)--种。分布于北美东海岸水域;而Tachypleinae亚科有两属,分布于亚洲东南岸及东岸沿海水域。其中东方鲎属(Tachypleus)有两种:东方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亦称三刺鲎、中国鲎或日本鲎)和南方鲎(Tachypleus gigas)(亦称巨鲎):蝎鲎属(Carcinoscorpius)仅一种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  相似文献   
54.
曾呈奎 《科技潮》2004,(8):12-13
目前,就21世纪科技的发展而言,海洋科技是本世纪人类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之一,海洋科技也是一个衡量近代国家国力的重要指标,它密切关系到国家的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因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滨海大国正以极大的热情,根据不同的国情制定相应的规划,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研究。为了中国近期和长远的利益,针对我国最需要解决的海洋科技问题,我国科学家应选定恰当的目标,有计划、有目标地发展中国自己的海洋科技研究。  相似文献   
55.
21世纪是生命世纪,也是海洋世纪.在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海洋是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56.
57.
福建省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述福建省丰富的海洋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福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8.
海洋GIS时空数据组织框架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现有海洋GIS时空数据组织模型的评述,从海洋基础数据出发,以实用、高效的海洋时空数据的组织管理和应用为目标,提出了海洋GIS时空数据组织框架模型,该框架从原始海洋数据集的定义、海洋GIS时空数据仓库的内涵、时空数据的组织层次、算法的应用层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描述和设计,使海洋时空数据的组织过程更加详尽、清晰。  相似文献   
59.
荆马河、废黄河底泥重金属污染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纳工业废水为主的荆马河和纳生活污水为主的废黄河底泥重金属进行地累积指数污染评价、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污染成因和底泥重金属质量分数的相关性分析,得出荆马河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明显重于废黄河,重金属的来源不同,但其相关性相似,针对不同成因,对两河重金属污染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0.
The most prominent cooling event of the Earth surface during Cenozoic in the long-term transition from a non-glaciated planet, or “green-house world”, to a polar, glaciated planet, or “ice-house world”, is the Earliest Oligocene Glacial Maximum (EOGM) above the Eocene/Oligocene boundary at about 33.7 Ma. Planktonic and benthic foraminiferal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es, carbonate content, and coarse fraction, along with high-resolution color reflectance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records during 35-30 Ma, from deep-water Sites 1262 and 1265, Ocean Drilling Program (ODP) Leg 208 in South Atlantic, reveal the global cooling event occurring in both surface and deep ocea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liest Oligocene δ^18O values during 33.5-33.1 Ma represent the magnitude of continental ice sheets on east Antarctica and indicate the large decrease in both surface and deep water temperatures of worldwideoceans. The δ^13C records show the large excurs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EOGM event and indicate some types of shift in global carbon reservoir, probably demonstrating the sudden increase in organic carbon burial rates and the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and timing of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lithologic composition, carbonate content, color reflectance, and coarse fraction brought about significant changes close to the Eocene/Oligocene boundary, reflecting the abrupt deepening in the carbonate compensation depth (CCD). Changes in carbonate content were revealed from the color reflectance identify periodicities associated with eccentricity of the Earth‘s orbit (100 and 400 ka), further indicating orbitally forced global climate variations in the Early Oligoce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