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33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13篇
系统科学   454篇
丛书文集   741篇
教育与普及   28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24篇
现状及发展   91篇
综合类   962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441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557篇
  2010年   538篇
  2009年   691篇
  2008年   654篇
  2007年   732篇
  2006年   638篇
  2005年   605篇
  2004年   554篇
  2003年   602篇
  2002年   494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416篇
  1999年   392篇
  1998年   336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258篇
  1995年   221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256篇
  1990年   282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西陵峡属于典型的黄陵背斜,处于长江横切的背斜两冀,地形多陡崖壁立,滩多水急,地形复杂。再加上这里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与复杂的西陵峡构成了独具物色的多层面的小气候区。复杂多样的地形和小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巨大,根据地形、风向等因素,决定了小麦、蚕豆、土豆、水稻、矩橙、油菜等作物品种的种植,还往往出现了“山上小麦青,山腰小麦黄,山脚小麦已打粮”的奇异景象。  相似文献   
43.
44.
45.
46.
2005年6月9日,市委李国伟书记在云县幸福镇调研时提出,为探索蔗区循环农业发展路子,在幸福镇启动“林、畜、蔗”配套项目示范工程,选择相对连片、群众积极性高、经济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种养技术的10户农户作为项目示范户,实施“七个一”科技综合示范项目,即:1户1亩黄竹草,1户1个蓄水池,1户1亩铁刀木,1户1口沼气池,1户1间畜厩,1户1个氨化饲料池,1户养牛五头以上的蔗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项目于2005年7月被市科技局给予立项支持,由云县幸福镇政府组织实施。一年来,实施效果很好,成效明显。10户示范户的发展,初步显示出发展农村循环农业促生态、经济双赢的可喜局面,同时,激发了农户美化家园、整洁庭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有力推动了幸福镇幸福村“三村”工程建设。实践证明这是一项倍受农民群众欢迎、自主实施度高的科技示范项目,可经过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在全市蔗区推广。  相似文献   
47.
基于浏览器 /服务器 (B/S)结构的通用农业资源数据库系统 ,将农业统计中常用的 5 0 0多个技术指标分成三大类 ,17个小类 ,基本涵盖了农业生产和管理统计的主要领域 普通用户通过浏览器实现对数据库的组合查询或浏览 ,也可将数据文件下载 系统提供了 9种统计分析方法以及 5种预测方法 ,授权用户可进行数据文件上载 管理员通过浏览器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维护  相似文献   
48.
周军 《杭州科技》2002,(6):18-18
11月26日,为期五天的杭州市第4届农展会落下帷幕。本次农业科技展区共展出蔬菜、瓜果、林木、花卉、茶叶、食(药)用菌、粮油等新品种1200余个;展示优质、高效、安全农业新技术500余项;展出农业科技产品实物样品500余件,彩色展板400余块,发放农业科技和产品介绍技术资料8万余份,接待农业相关专业技术咨询15000余人次。  相似文献   
49.
一、杭州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⒈杭州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基本情况杭州市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经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支专业门类齐全、有3000余人组成的农业科研推广队伍。其中市级261人,县级902人,乡镇2021人。在体系组成上,除拥有可充分依托省会城市农业科研院、校集中的优势外,市级还有5家农业科研所、2所农业(农机)学校,以及植保站、土肥站、植检站、农机站、畜牧兽医总站、原种场、蚕桑场、种子公司等事业编制科研、推广机构;各县(市、区)分别设立了农技推广中心,下辖各专业站;乡镇农技站根据农技推…  相似文献   
50.
李国震 《科技潮》2002,(8):20-21
经过百名农业专家和顺义区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百名农业专家兴顺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为顺义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百名农业专家兴顺工程”是从1999年正式启动的。为了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步伐,加快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化基础产业的转化,使农业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率先在2005年全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区政府决定:依靠首都科技优势,大力引进科技人才、技术、成果、信息和项目,实施“百名农业专家兴顺工程”。应该说,这是顺义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步伐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