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8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71.
当地基的弱土层较厚,建筑物的荷载大,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做人工地基又没有条件或不经济,常采用桩基础,垦区内的道路桥梁建设中多采用灌注摩擦桩承重,钻孔灌注基因造价低,接生等优点,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872.
关于在大别山超高压带内发现浅变质岩片的讨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翟明国  江来利  王清晨  从柏林 《科学通报》1999,44(14):1560-1568
一些作者提出在岳西县昌蒲镇的大别山超高变质带内存在晚元古代“浅变质岩片”,其中不家柯石英榴辉岩火成岩脉浸入,因此对大虽山的构造演化机制以及超高压变质作用理论提出了重大质疑,据我们的研究,上述作者所报道的“浅变质岩片”是一套强烈变形、细粒化和构造重结晶的糜棱岩,其地主要为超高压带内党邮的区域花岗惩麻岩以及榴辉财和在理岩,还有少量也经历了强烈变形的酸性和基性岩脉,它们的同位素年代学特征也与超高压变质岩  相似文献   
873.
以国家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云南玉磨铁路曼勒1号隧道浅埋段为依托,结合现场施工中遇邻近断层破碎带隧道塌方冒顶事故,研究了西南地区软岩浅埋隧道冒顶防治措施.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邻近断层破碎带的浅埋隧道模型,依据隧道冒顶机理分析及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结果,提出浅埋隧道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强化支护措施后浅埋隧道拱顶沉降及拱腰收敛均在允许变形量范围内;围岩塑性区主要集中在拱顶两侧及拱腰处,右侧塑性区范围较大,产生塑性破坏的风险较大.围岩最大主应力及初支最大主应力显示,隧道右侧拱腰处初支出现应力集中的风险较大,围岩出现应力集中后会导致受压破坏区和受剪破坏区逐渐增加,当两种破坏区域逐渐重合后围岩会产生塑性破坏,最终导致塌方冒顶.根据模拟计算及现场实际工况,本文提出在隧道塌方冒顶段采用“大管棚+小导管”超前支护组合、洞内全环I18型钢钢架附加临时横撑的支护防治方案,为了提高围岩稳定性对断层破碎带进行注浆加固,经现场施作后防治效果良好,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74.
在有效质量近似下,采用简单的尝试波函数变分地计算了压力对浅施主杂质在对称GaAs/Ga1-xAlxAs双纳米线中的束缚能的影响:计算了线宽、施主离子位置及垒宽对体系束缚能的影响,发现随压力增加和垒宽的减小双线间的耦合越来越强;体系束缚能随线宽显示出非线性行为,并且在线宽较小时体系束缚能有一最大值,所得结果和前人计算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875.
为明确中江沙溪庙组深源浅聚型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应用岩芯分析、测井、试气、生产、核磁共振和地层水化学分析等资料,对地层水的微观赋存状态、宏观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江沙溪庙组地层水矿化度为III$\sim$V类CaCl$_2$型地层水,地层水以束缚水和毛细管水的形式赋存于储层中,宏观上气水分布受断砂配置、局部构造和河道内部非均质性控制。断层既是天然气充注的基础,又是散失的通道,控制着气、水的宏观分布特征;近断层处天然气易散失,以气水同层为主。河道内部非均质性和局部构造共同控制气、水的局部分布特征,其中,河道内部发育的岩性(物性)封堵能阻止天然气向高部位断层处的运移和散失,并使得气水呈“香肠式”分布,构造低部位也可见气层发育。无岩性封堵河道气水呈“上气下水”分布模式,局部构造高部位为气层,构造相对低部位为水层或气水同层。  相似文献   
876.
针对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顶进引起的环境影响效应,以深圳市某拟建顶管法地铁车站为背景,建立了顶管施工全过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的背土效应及其对上方既有箱涵的影响。结果表明:顶管下穿箱涵前,箱涵的不均匀沉降增长缓慢,箱涵迎土面所受土压力不断增大;顶管下穿箱涵时,箱涵的不均匀沉降量急剧增大,箱涵迎土面所受土压力逐渐降低;顶管穿出箱涵后,箱涵的不均匀沉降量和迎土面所受土压力均先下降而后趋于稳定。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的背土效应使得箱涵的最大水平位移大于最大竖向位移,实际工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背土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7.
近年来在赣南葛藤嘴地区首次报道了以浅变质岩为母岩的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这一发现极大地拓宽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找矿空间。对赣南葛藤嘴浅变质岩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原岩与风化壳进行研究,共采集了3个变质沉凝灰岩原岩样品和12个风化壳剖面全风化层样品,开展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以探讨风化壳剖面中元素迁移与稀土元素富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风化壳风化程度已进入到风化中晚期,质量平衡计算显示其主量元素Ca、Na、P等元素基本淋滤殆尽,Si、Al、Mg、K迁出程度依次增强,Fe、Ti等元素保持相对稳定;稀土元素除Ce外,其他稀土元素均表现出明显的迁入特点;风化壳剖面全风化层样品的总稀土元素含量约为其原岩的3.4倍,稀土元素的富集主要由于原岩中富含稀土元素的矿物发生分解,释放的稀土阳离子在随地下水迁移过程中,被黏土矿物吸附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