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文章开展再生细骨料残余浆体的定量表征实验、混凝土常规工作性能试验、流变性能试验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不同残余浆体质量分数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再生骨料表面残余浆体的去除可以明显改善其基本性能,再生细骨料的使用会使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损失加快,屈服应力增大,塑性黏度降低。随着再生细骨料残余浆体质量分数的减少,用其制备出的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随之增大。当浆体质量分数为14.9%时,骨料水泥界面过渡区粘结紧密,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分别为28.50、2.30 MPa,约为普通混凝土的89%、77%,表明较低残余浆体质量分数的再生细骨料可取代天然砂应用于混凝土中。  相似文献   
112.
刚玉质自流浇注料流变性和流动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浇注料流变仪、L型流动性测试装置和自流值测定装置,测定了加水量、分散剂(FS10)、纯铝酸钙水泥和α-Al2O3微粉对刚玉质自流浇注料的流变性和流动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流变性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加水量增加(质量分数4.9%~5.3%),相对屈服应力、相对塑性黏度和相对平均黏度均逐渐减小,自流值和流动速度逐渐增大.随分散剂FS10加入量的增加(质量分数0.16%~0.20%),相对屈服应力、相对塑性黏度和相对平均黏度逐渐减小,自流值和流动速度逐渐增大;分散剂FS10加入量继续增大时(0.20%~0.22%),相对屈服应力、相对塑性黏度和相对平均黏度显著增大,而自流值和流动速度大幅下降.随纯铝酸钙水泥加入量增加(质量分数1%~4%),流变参数和流动参数有一定的变化,但变化不明显.随α-Al2O3微粉加入量的增加(质量分数9%~12%),相对屈服应力和相对平均黏度均减小,相对塑性黏度变化不大,自流值变化不大,流动速度加快.刚玉质自流浇注料流变参数和流动参数之间的关系为:自流值和相对屈服应力有较好的相关性,而流动速度和相对平均黏度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3.
纳米TiO_2/低密度聚乙烯复合体系的流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法球磨条件下对TiO2粒子表面处理,经HAAKE流变仪测试纳米粒子TiO2/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的流变性,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通过球磨法可以获得纳米TiO2粉体,且铝酸酯偶联剂被成功引入到纳米粒子表面。当表面未经处理的纳米TiO2质量分数w=3%时,复合体系流动性变差,而经过表面处理的纳米TiO2明显改善纳米TiO2/LDPE复合材料体系的加工流变性。  相似文献   
114.
简要介绍了Laplace变换的性质及其在求算由表面活性剂形成的溶致液晶的流变函数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松弛时间谱以及用松弛时间谱求算零剪切黏度、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动态黏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5.
抗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可用于复杂地层钻井,利于井壁稳定,可用于钻大位移井、水平井、超深井等,但在高温状态下面临钻井液沉降问题。钻井液的沉降包括静态沉降和动态沉降,过去主要关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的动态沉降,但由于钻井液具有剪切稀释性,一般静态条件下沉降稳定性较好的钻井液体系在较高剪切速率下仍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主要研究高温状态下油基钻井液体系的静态沉降稳定性。为使体系达到较好的静态沉降稳定性,以往对各类核心处理剂,乳化剂、有机土、重晶石和油水比的加量和配比只做出试探性调整,实验存在一定盲目性,不能确定实验周期。针对上述问题,分析室内和现场密度2.5 g·cm~(-3)柴油基钻井液流变参数与静态沉降密度差的相关性,建立数学函数模型;将模型反馈的流变参数值与实验结合起来,利用模型优化基础实验,调整处理剂加量至相应流变参数值,使体系静态沉降密度差最小;最终得到一组抗温190℃,密度2.5 g·cm~(-3)沉降稳定性好的油基钻井液体系。研究过程具有目的性,体系静态沉降稳定性建模方法和实验模型结合的方法为优化钻井液体系性能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6.
油藏温度是影响高凝油流变性的重要因素。测试了高凝油的黏温曲线、触变环曲线和蠕变-回复曲线;并对其进行了小幅振荡剪切应力扫描和振荡频率扫描,确定了流变性参数。研究表明,高凝油的黏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确定了高凝油体系的线性黏弹性区域,分析了储能模量、耗能模量、损耗角和复合动态黏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总体而言,高凝油表现出正触变性,温度越低,体系触变性越强;不同温度高凝油蠕变阶段产生的变形都因流动而完全损耗,表明了在测试条件下高凝油不具有弹性;其中,52~87℃为有利于高凝油开发的温度区间。  相似文献   
117.
本文结合吐哈油田固井作业,研究了分傲荆SXY对水泥桨流变性、析水的影响,并就SXY与其它外加荆的配伍性做了评价实脸。丈章认为:SXY是-种高效、技滋型的水泥浆分散荆。  相似文献   
118.
高性能胶凝材料主要用于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强度高、需水量小、水化垫低和收缩小等特点。按掺高效减水剂的胶凝材料的流变性能来优化石膏的掺量是高性能胶凝材料的特有技术之一。试验研究了石膏的掺量对高性能胶凝材料的需水量、凝结时间、强度、收缩性的影响,以此作为优化石膏掺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9.
大庆普通稠油粘温及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江37普通稠油为研究对象,利用Anton Paar MCR301旋转流变仪开展了稠油黏温及流变特性的实验研究。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大庆普通稠油在不同温度、压力及剪切速率条件下的黏度,研究了稠油流变性特性及屈服应力与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稠油的黏度对温度非常敏感,随温度升高而大幅度降低,在拐点温度处之前,稠油黏-温关系曲线随压力变化较大;在拐点温度处之后,压力对黏度影响不大。流变性曲线说明,低温40℃条件下稠油油样属于Bingham塑性流体。随着温度升高,原油流变性表现为牛顿流体特性。  相似文献   
120.
环保型深水水基钻井液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水作业时,低温高压的地质条件和狭窄的安全密度窗口给钻井工程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对于钻井液技术而言,更是面临着崭新的挑战,如低温高压下钻井液流变性增稠有可能导致增加井底压力控制的难度,钻遇地层气时容易形成水合物堵塞环空通道;特殊的地层压实条件要求钻井液体系具有更高的水化抑制能力以及大尺寸井眼和隔水管处的携砂问题等等。同时,海洋深水钻井对钻井液体系环境保护能力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在主要添加剂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环保型深水水基钻井液体系,通过性能评价,达到一定水深钻井作业的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