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69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717篇
系统科学   525篇
丛书文集   560篇
教育与普及   56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9篇
现状及发展   110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5466篇
  2024年   174篇
  2023年   593篇
  2022年   399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93篇
  2015年   423篇
  2014年   898篇
  2013年   750篇
  2012年   900篇
  2011年   949篇
  2010年   901篇
  2009年   1009篇
  2008年   1129篇
  2007年   1127篇
  2006年   763篇
  2005年   684篇
  2004年   662篇
  2003年   775篇
  2002年   734篇
  2001年   731篇
  2000年   420篇
  1999年   304篇
  1998年   262篇
  1997年   226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人力资源审计的核心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的审计,达到分别从内、外部进行有效的控制、各环节相互制衡,使人力资源管理合理化的目的。由于人力资源在促进完成公司目标和战略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审计人力资源的指标上侧重于人力资本、员工招聘、人员流动、劳动合同、劳动纠纷、薪资福利、信息系统以及培训成效的评估,检验员工和管理层经理是否遵守公司制订的政策和操作准则。  相似文献   
72.
为解决大庆管输原油含蜡量高、高黏易凝、对包括 EVA在内的多种原油流动改进剂的化学感受性较差的问题 ,进行了 EVA- 1接枝聚合物的研制 ,包括十二烷基马来仲酰胺的制备及其作为接枝组分与 EVA- 1的合成 .利用红外光谱仪对十二胺、马来酸酐及其反应产物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 :十二胺与马来酸酐反应生成了十二烷基马来仲酰胺 .利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对 EVA- 1及其接枝产物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 :EVA- 1与十二烷基马来仲酰胺的接枝反应确实存在 ,接枝率可以达到 1 8.8% .对 EVA- 1及其接枝产物对大庆原油的降凝、降黏效果进行对比的结果表明 ,EVA- 1接枝产物对大庆原油的处理效果好于 EVA- 1 ,从而为新型高效降凝剂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3.
简要介绍了树脂传递模塑 (简称RTM )成型工艺中树脂在模腔内的流动行为 ,以及这些流动行为产生的原理 .该原理能根据纤维增强材料的铺设结构预测树脂胶液流动方式 .  相似文献   
74.
75.
分析和讨论了一种新型角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该传感器是根据流动电热效应,直接将角加速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和其它形式的角加速度传感器相比,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好、稳定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76.
77.
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与创新在企业成长中存在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知识的载体是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人,没有人力资源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知识本身是不能创造任何价值的。  相似文献   
78.
地下含水层热储井位置选择和布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含水层热储开发技术面临一系列问题,寻找适合热储用的含水层和合理布置热储井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综合考虑含水层的地质结构特征,适合热储的含水层应该是承压含水层,热储应该采用同层方式.单个热储井的影响半径可以通过热平衡和热扩散原理求得.合理布置热储井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有效抵消原有地下水的流动以及渗流系数不一致的影响.利用井之间的渗流耦合作用,在热储井之间布置调节井,主动控制热储水的波及范围,可以实现热储井布置的相对"紧凑".  相似文献   
79.
从交易机制的角度解释了股市开盘收益率的波动大于收盘收益率的波动的原因。在考虑了涨跌幅限制的存在对股票价格行为的影响后,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计量模型,提出涨跌停频率的大小与波动率的正相关关系及涨跌停日的日内收益率与次日隔夜收益率的正相关关系的假设,并就中国股市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与假设一致的结论。这里的研究为“方差比率之谜”提供了新的解释思路。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