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4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31.
研究了辛基酚( Octylphenol,OP)对活性污泥活性的抑制效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辛基酚质量浓度达到8mg/L时对污泥活性存在轻微抑制效应,其抑制效应随辛基酚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加,当辛基酚质量浓度>64 mg/L时逐渐趋于平缓;辛基酚对污泥活性半数抑制质量浓度为38.6 mg/L;一定辛基酚质量浓度下,辛...  相似文献   
132.
城市污水厂CAST工艺的调试运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朔州市污水处理厂采用CAST工艺的运行情况,分析了活性污泥培养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3.
一种适合当前国情的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新工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城市污水中氮、磷的处理是水污染控制的一个重要问题.自70年代起,氮、磷污染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绝大多数不具备氮、磷脱除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氮、磷的控制势必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简要介绍在实验室研究和万吨级的生产性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高浓度活性污泥连续进水间歇曝气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该工艺可在基本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使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在保持较高的BOD5,COD去除率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相似文献   
134.
Aerobically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ing was carried out to treat terylene artificial silk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TPD wastewater) in a lab-scale experiment, focusing on the kinetics of the COD removal. The kinetics parameters determined from experiment 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biological treatability of wastewater.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COD removal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in which the ratio BOD/COD (B/C) was the key factor for stage division. At the rapid-removal stage with B/C>0.1, COD removal could be described by a zero order reaction. At the moderate-removal stage with B/C<0.1, COD removal could be described by a first order reaction. Then Monod equation was introduced to indicate COD removal. The reaction rate constant (K) and half saturation constant (K(S)) were 0.0208-0.0642 L/(gMLSS).h and 0.44-0.59 (gCOD)/L respectively at 20 degrees C-35 degrees C. Activation energy (E(a)) was 6.05 x 10(4) J/mol. By comparison of kinetic parameters, the biological treatability of TPD wastewater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raditional textile wastewater. But COD removal from TPD-wastewater was much more difficult than that from domestic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such as papermaking, beer, phenol wastewater, etc. The expected effluent quality strongly related to un-biodegradable COD and kinetics rather than total COD. The results provide useful basis for further scaling up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PD waste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35.
针对单纯用溶解氧单一参数实现活性污泥反应器控制的不精确性问题,提出一种化学需氧量与溶解氧双参数联合对生物处理工艺反应器的曝气量最优控制的仿真方法.该仿真器用计算机软件MATLAB的模糊工具箱设计,通过6个关键的设计步骤实现了对反应器的模拟和控制.结果表明双参数控制更接近于反应器实际的运行状态,生物反应器反应条件控制效果良好,控制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6.
ASM-CN模型中主要动力学参数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灵敏度分析表明,ASM-CN模型中的异养菌衰减系数(bH)、异养菌最大比增长速率(μmH)和自养菌最大比增长速率(μmA)对活性污泥系统的性能有显著影响,着重研究了这3个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20℃时bH的平均值为0.48d^-1,μmH的平均值为5.7d^-1,μmA的平均值为0.449d^-1。此外,还对这3个参数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7.
采用厌氧一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系统考察了当进水pH值在5.0~9.0范围变化时.各反应槽的活性污泥对活性艳蓝KN—R染料及COD的降解性能变化情况.从而探索出在厌氧与好氧微生物协同作用下.微生物对染料及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性能不受明显影响的进水pH值波动范围.为降低实际印染废水处理中化学试剂的使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只有当进水pH值为9.0时.厌氧槽对脱色率的贡献大于好氧槽.而当进水pH值在5.0~8.0范围内变化时.好氧槽对系统脱色率的贡献大于厌氧槽.进水pH值对厌氧活性污泥的COD的去除效果几乎没有影响.而中性及偏酸性的进水条件更有利于好氧活性污泥对COD的降解.在偏碱性的进水条件下.膜对可溶性COD的截流作用更明显.当进水pH值在5.0~9.0范围内变化时,由于厌氧槽的pH值都能够稳定在6.0附近.使好氧槽和系统出水的pH值能够分别保持在7.0和7.5附近.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对染料及COD的降解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38.
用TTC-ETS活性表征污泥生物活性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有机物生物降解、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TTC-ETS活性的变化规律,研究了TTC-ETS活性表征污泥生物活性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TTC-ETS活性可以有效地揭示出有机物生物降解、硝化和反硝化反应的进程,同时对系统受到的冲击负荷和硝化过程中碱度的变化有着灵敏的感应,这说明用TTC-ETS活性表征污泥的生物活性是可性的.  相似文献   
139.
氧化沟技术简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为革新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氧化沟技术目前正广泛应用于多种类型的废水处理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出水水质和稳定污泥。从组成、技术特点、常用类型等方面对氧化沟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0.
污泥起始质量浓度为1500,2000,2500mg/L时,增大水中氨氮负荷(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来考察其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冲击.氨氮的冲击实验中活性污泥性能的变化:控制氨氮质量浓度在0.20mg/L条件下,氨氮的去除率在61%~65%之间,出水氨氮在6.9—7.8mg/L之间,对活性污泥的冲击很小.随着氨氮质量浓度从20mg/L提高到60mg/L的过程中,氨氮的去除效率降低到35%~45%之间,对活性污泥系统有一定的冲击,但系统运转正常.在质量浓度达到80mg/L时,出水pH值在8.0左右波动,系统内生物受到强烈的冲击,连续运行不可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