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6篇
教育与普及   15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11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与石炭纪沉积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在晚泥盆世一石炭纪为远离陆棚边缘的陆棚内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陆表海沉积环境。在总体上以海平面直升为主的海侵过程中,它受到全球性海平面升降及构造作用诸因素的影响,其相对海平面曾出现过两次快速下降和两次缓慢的小幅度下降。将晚泥盆世-石碳纪海平面变化划分为5个周期旋回,依据这4次海平面下降导致地层间的不连续面,可把上泥盆统一石炭系划分为5个相互独立的地层层序。5个层序无论在形成环境还是在岩石类型  相似文献   
22.
攀枝花地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攀枝花市部分地区的Landsat-5 TM(1988年)和Landsat-7 ETM (1999年)遥感数据,通过遥感图像信息挖掘,提取植被覆盖度、沟谷分布、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壤成土母质等信息,结合地形数据等水土流失因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获取水土流失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区水土流失的强度等级以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评价.研究表明,水土流失变化主要发生于植被覆盖不良的荒地和坡耕地上,其中坡耕地水土流失变得最严重,大部分为强度及强度以上级别水土流失区.从地貌上看,水土流失变化主要发生在低山、丘陵地区,这些地区人类活动频繁,植被破坏严重,大量开垦耕地,有利于水土流失发生.从岩类上看,半胶结砂岩、粘土岩岩组和紫红色泥岩、砂岩、页岩岩组分布区,由于多开垦为耕地,抗蚀能力弱,且多未实施保水保土措施,因此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广利东洼陷边缘坡折带的识别标志、成因机制以及演化规律的研究,总结了该区坡折带对于地层岩性圈闭的控制作用,以便为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依据.研究表明,该区广利东洼陷边缘发育挠曲坡折带和断裂坡折带,构造活动是形成坡折带的主要因素.坡折带的演化规律与构造活动的阶段性演化或幕式构造作用相对应,也表现出多期性、幕式活动和差异性活动的特点,而且坡折带规模与构造活动大小有关.坡折带对地层岩性圈闭的控制主要表现为:坡折带附近是地层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规模较大的坡折带控制了多数地层岩性圈闭,地层岩性圈闭在纵向上发育具有继承性特点;坡折带在横向上可以存在较大的变化,可形成不同的圈闭类型;坡折带控制下的地层岩性圈闭含油气性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24.
井身结构设计必封点综合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库车地区深井超深井井下复杂情况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地层岩性和地层压力等影响因素,根据已有资料,用随机理论方法确定发生井下复杂情况的概率密度函数,得出井下复杂情况发生的位置及可能性,提出新的井身结构必封点确定方法。应用实例表明,用随机理论方法确定井下复杂情况是可行和有效的,井身结构设计中必封点的确定原则并不惟一,设计者应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加以取舍。  相似文献   
25.
孙毅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2):F002-F002,46
简要介绍了当代生命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包括揭示泥菌生理奥秘、实现哺乳动物单亲无精生殖、发现戒毒瘾蛋白质、实现基因替代。  相似文献   
26.
采用多质点层间剪切型模型,建立了基础摩擦隔震多层砌体结构在水平与竖向耦合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及滑动与啮合状态判别准则·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竖向地震作用对隔震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竖向地震作用的存在,使隔震结构下部各层,特别是首层的层间位移,层间剪力增加,隔震层加速度增加,且随地震烈度,竖向加速度峰值增大而增加,并使隔震层的滑动位移幅值有增大的可能·建议在高烈度震区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文章着重研究了膨胀与自应力水泥的范畴,分析了石膏对该范畴水泥水化硬化及性能的影响。采用了SEM/EDAX(电子扫描分析/能谱分析)、DTA/TG(差热分析/热重分析)、XRD(X射线衍射分析)等先进的测试手段,研究钙矾石相(AFt)在不同石膏掺量中的生成速率、形态、形貌等特性以及与水泥的膨胀和强度等宏观性能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动物标本室的鞘翅目负泥虫科标本进行整理,共鉴定出陕西分布的有19种,隶属于5个亚科9个属.其中,短角负泥虫、鸭趾草负泥虫、红负泥虫、黄距甲、蓝耀茎甲、异负泥虫、十四点负泥虫、黑缝负泥虫、锚瘤胸叶甲为陕西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9.
变形双重介质分形油藏渗流流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变形双重介质分形油藏渗流问题的压力不稳定响应 ,考虑了储层的双重介质特征和分形特征以及应力敏感地层中介质的变形问题 ,建立了新的应力敏感地层双重分形介质数学模型 ,包括只有裂缝发生形变和裂缝与岩石同时发生形变时定产量生产的两类数学模型。渗透率依赖于孔隙压力变化的流动方程是强非线性的 ,故采用数值方法求解了这些数学模型。探讨了分形参数、变形参数和双重介质参数变化时压力的变化规律 ,给出了典型的压力曲线图板。这些结果可用于试井分析。  相似文献   
30.
长成冻时间的深部调驱剂是以 HPAM为主的复配聚合物 ,由树脂交联剂 1 0 3交联形成的 .由冻胶强度级别的划分定性地测定成冻时间和突破真空度的方法定量测定冻胶强度 .评价了不同聚合物、交联剂及矿化度在不同温度下的成冻时间及强度 ,并作出了成冻时间及强度等值图 .结果表明 :成冻时间在 1~ 3 0 d范围内可调 ,强度 (即 p BV值 )在 - 0 .0 6 0~ - 0 .0 3 0 MPa范围内可调 .由成冻时间和强度等值图可找出具体地层条件下的不同成冻时间及不同强度调驱剂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