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4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00篇
系统科学   33篇
丛书文集   115篇
教育与普及   17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0篇
现状及发展   41篇
综合类   440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磨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微弧氧化这一高新表面改性技术在LY12铝合金表面形成陶瓷膜层,并对其在常温下的耐磨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的表面磨损外观比较均匀,磨损痕迹也比较轻微,其表而硬度达到2500HV,是基体的10倍以上。由此可见,微弧氧化技术大大改善了铝合金表面耐磨特性和硬度。  相似文献   
82.
使用低介电常数基板和高电导率、高抗电迁移的金属Cu进行布线,可以提高高密度电子封装的传输速度和可靠性。采用乙酰丙酮铜作为前驱体,在常压下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对玻璃陶瓷基板进行Cu薄膜金属化。利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前驱体、Cu薄膜进行分析观察。结果表明:影响Cu导体的电阻的主要因素是沉积温度。在温度为290~310℃,N2气流量为200~350mL/min和H2气流量为450~600mL/min的条件下,获得了致密的Cu薄膜,Cu导体方块电阻为25mΩ。  相似文献   
83.
沈强  李欣  刘少杰 《科学通报》2003,48(12):1295-1297
采用X射线反射法(X-ray reflectometry)测定了十二烷基(6)聚氧乙烯醚(C12E6)分子所形成的自由站立式(free-standing)泡沫双层的结构参数. 结果表明: 此双层膜中的疏水碳氢链区、极性头区和表面活性剂分子单层之间3个区域的厚度分别为0.90, 1.35和1.31 nm; 电子密度分别为2.4×10-3, 2.6×10-3和2.3×10-3电子数/nm3; 区域之间的界面粗糙度为0.34 nm. 泡沫双层中两极性头区之间不含自由水, 而且其厚度在红外光线的照射下可变薄0.40 nm; 这可能是由于结构水被破坏所致.  相似文献   
84.
用沉积法制备泡沫镍的工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评述了具有较大孔径和高孔隙率的新型多孔泡沫镍的结构、物理和机械性能特点、应用前景及其发展趋势。采用化学沉积法和电化学沉积法制备出了泡沫镍。并对泡沫镍的显微结构、机械性能、化学成分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泡沫镍是一种设计适应性广、性能优良的电池电极基板材料,各项性能均已达到引进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实验中发现胶体钯活化液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Pd2+和Sn2+的浓度。用NaCl取代部分HC1能增强活化液的稳定性且可保持其催化活性。同时指出了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5.
对太行山地区铁矿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矽卡岩型铁矿的成因,并对矽卡岩型铁矿尾矿矿物组成及成分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此类尾矿的特殊性。还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其中对尾矿还进行了几个方面的工业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6.
陶瓷热障涂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热障涂层的陶瓷层和结合层结构、等离子喷涂(APS)和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制备工艺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热障涂层失效现象及其失效机理。  相似文献   
87.
利用逆压电效应可以研制各种驱动器.将片状的压电陶瓷(PZT)作为驱动器,对称地粘贴到梁的上下表面,在极性相反的外部电场的作用下,使驱动构件发生弯曲变形.在推导了粘贴有PZT压电驱动片梁的弯曲应变分布表达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驱动片的纵横应变分布,提出了用横向定向加固的方法使压电陶瓷驱动元件表现出明显的正交异性,从而提高了压电驱动的效率,最后通过实验进行了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88.
泡沫分离法除去污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用泡沫法分离污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一个平衡级,气液比为1:5,停留时间为35-40min时,脱除率可达92.5%。  相似文献   
89.
Ba6-3xNd8+2xTi18O54(x=2/3)的聚合物前驱体法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EDTA为络合剂,EG为酯化剂,利用聚合物前驱体法合成了Ba6-3xNd8 2xTi18O54陶瓷,研究了不同的EDTA与金属离子摩尔比对粉末结晶特性的影响,利用DTA,TG和XRD等技术分析了Ba6-3xNd8 2xTi18O54前驱体和得到的氧化物粉末,测试了由x(EDTA)/x(M)=1.00的前驱体得到的Ba6-3xNd8 2xTi18O54(x=2/3)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在900℃预烧x(EDTA)/x(M)=1.00的前驱体3h,单相的Ba6-3xNd8 2xTi^18O54(x=2/3)直接形成,没有出现中间相。1000℃预烧,1340℃烧结的Ba6-3xNd8 2xTi18O54(x=2/3)陶瓷具有最佳的微波介电性能:ε=87.1,Qf=8710GHz。  相似文献   
90.
用异丙醇作为分散介质,对电泳沉积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涂层进行了系统研究,经过制备稳定的悬浮液、电泳沉积,高温烧结等过程,在Ti6A14V合金上得到表面均匀的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涂层,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技术对羟基磷灰石颗粒的物相和沉积层的表面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电泳时间与电泳沉积量和电流密度,电泳沉积量和电泳电压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讨论了这些实验参数对电泳沉积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