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关于电子合同法律属性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电子商务合同中常见的法律属性-电子合同中的载体特点,数据收发时间和地点的法律问题,电子签名以及目前较有争议的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
传统的商品交易向电子商务过渡,如果电子签名没有法律效力的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都成了问题。因此,我国通过实施《电子签名法》来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一方面,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电子签名,才被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从而具备法律效力。另一方面,电子签名只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才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23.
拆迁涉及法人、其他组织、公民重大经济利益,甚至可能涉及公民生存利益,拆迁及其相关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拆迁估价结果是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能否就拆迁问题达成一致的关键点,这使得拆迁估价结果不可避免地成为拆迁话题焦点中的焦点。拆迁估价结果的法律效力,是解决拆迁双方利益平衡问题的最终因素之一。本文以拆迁估价结果的法律效力为基点,结合民事证据的理论,分析不同形式的拆迁估价结果不同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24.
相对于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来讲,效力待定的合同不完全具备合同生效的条件。我国新《合同法》对三种效力待定的合同应如何区别和处理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就有效地保护了合同当事人的权益,扩大了市场交易的空间。  相似文献   
25.
文章从行政规划的理论界定入手,对目前规划变更带来的公民信赖利益保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6.
黄羽 《海峡科学》2006,(2):14-15
重复保险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保险欺诈行为,为了防止投保人利用重复保险而获得超过其实际损失的损害赔偿,各国的保险法都规定了禁止重复保险这一原则,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保险法>规定了重复保险的定义和分摊方式,但仔细研读可以发现,我国的<保险法>对于重复保险的规定是不完善、不严谨的,本文拟从重复保险制度的立法意旨出发,分析<保险法>对重复保险的规定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27.
“数字化商品”是近几十年来新出现的一个非严谨的法律用语,它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和法律性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数字化商品的使用主要以“拆封许可合同”的形式出现。完善数字化商品拆封许可合同的法律保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8.
柳发旺 《科技信息》2010,(35):I0351-I03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颁布实施年,对规范我国的招标投标制度,尤其是建设工程领域的招投标制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据《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五条,"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但该法律效力究竟是何种法律效力,如未依照该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签订书面合同,过错方将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招标投标法》均未明确规定,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理论界对该问题形成了多种理解,实务界对此问题的掌握标准也不尽相同。本文现对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程序作简单梳理,并据此就中标通知书的具体效力及其相关问题作如下评述。  相似文献   
29.
具体审计行政行为相对人对审计决定不服,以被审计单位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照民事法法律规范进行审理和判决,被审计单位败诉、将导致审计决定在司法审计中丧失其法律效力,引起不同法律规范的冲突。应从加强合同管理、审计提前介入、立法及司法解释等方面对此问题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0.
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对合同法定形式的效力规定有两大模式:实体法意义的模式与程序法意义的模式.这两种模式差异源于:经济环境的制约、约因制度的影响以及对实体与程序关系的理解不同.从我国的现状分析,不应采用证据要件说,更应借鉴效力要件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