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68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由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831)、水杨酸钠、KCl制备了清洁压裂液,通过流动实验系统评价了清洁压裂液静滤失、动滤失对阜东斜坡区头屯河地层特低渗透砂砾岩岩心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洁压裂液静滤失对阜东岩心伤害率可达30%左右,动滤失对阜东岩心伤害率很小.进一步通过分析破胶液黏度、润湿反转作用、乳化作用等因素,发现清洁压裂液与岩心的油相发生乳化作用是导致岩心静滤失伤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2.
我国低渗透油气田石油地质储量丰富,CO2无毒环保与原油有很好的混溶性,已经证明对于水驱效果不好的低渗透油藏和小断块油藏,CO2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影响CO2驱油的主要因素有:储层渗透率、平面非均质性、沉积韵律、地层倾角。在初始参数的基础上调整各影响因素的参数大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出该影响因素对注CO2的采收率的影响,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复杂油气藏精细表征及剩余油分布预测"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牵头,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单位合作完成,由地质、地球物理、岩石物理和油藏工程科技人员组成多学科、大兵团联合协同科技攻关团队,参加人员达285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26人,中级职称人员12人,初级4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243人,课题负责人为林承焰教授。  相似文献   
104.
为了研究贝尔凹陷油藏形成过程及油富集的主控因素,利用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自生伊利石Ar和K同位素测年资料,结合储层埋藏史和热史,将油藏按成藏期分为早期和晚期2种,早期油藏主要形成于伊敏组沉积晚期,剖面上主要分布在基岩、铜钵庙组和南一段,平面上贝中、苏德尔特、霍多莫尔和呼和诺仁4个油田皆有分布.晚期油藏主要形成于伊敏组沉积末期~青元岗组沉积时期,剖面上主要分布在大磨拐河组和南二段,平面上仅分布在贝中和霍多莫尔2个油田,早期油藏形成过程中油富集主要受到3个方面因素的控制:源岩区控制着早期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范围;反向断裂翘倾隆起和洼中隆是早期油气藏形成的有利部位;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为早期油气藏形成提供了储集空间.晚期油气藏形成过程油富集主要受到3个方面因素的控制:南一段源岩区控制着晚期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范围;反转构造是晚期油气藏形成的有利部位;长期发育断裂为晚期油气藏形成提供了输导通道.  相似文献   
105.
106.
建立了均质,上下封闭水平无限大油藏中水平井的试井模型,提出了用最小二乘法实现水平式井分析的自动拟合方法,运用改进的Levenberg-Marquardt回归方法,使自动拟合方法收敛速度更快,并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7.
一种油藏储层三维可视化散乱数据插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快捷有效的确定待估点的有效样本点集的辐射吸收插值模型,该模型应用到散乱数据网格化过程中,它不但具有加权平均算法的优点,而且具有插值效率高、局部性好、易于控制、易于对数据增加约束条件等特点.辐射吸收插值模型由辐射过程、吸收过程和合成过程组成.讨论了辐射吸收插值模型的实现原理、设计过程、在油藏储层三维可视化散乱数据插值中的应用和模型特点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8.
研究了在石油开采中各种射孔弹在各种性质不同的情况下与石油产能的关系;研究了射孔对地层的影响、射孔参数对产能的影响、射孔液对产能的影响、射孔对水泥环的影响等,最后根据所分析的情况提出了几点认识,希望能为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9.
110.
魏岗四区Ⅴ断块油藏采用一套井网不分层系开发,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致使注入水在平面上沿河道方向选择性舌进和纵向上向高渗透层突进现象较严重,油、水井之间存在注入水的无效循环,注入水的利用效率低,注水波及体积小,存水率呈下降趋势,油藏压力保持水平下降、递减加大、开发效果变差。三元复合调驱是改善该区块注水开发效果、实现区块稳产的有效手段。通过现场应用6口井,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区块开发形势明显好转,同时也解决了三元复合调驱中含油污泥污染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