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220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林东Ng3段油藏为高孔高渗曲流河正韵律沉积为主的层状构造、边-底水稠油油藏,属低丰度、低产、浅层稠油油藏。目前存在粘度大,防砂效果差,产能低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了该油藏开发特征的基础上,选取了天然能量开采、常规水驱开采、蒸汽吞吐开采等几种开发方式进行了论证,并对水平井开采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块适合进行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  相似文献   
72.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镇原油田81油藏规模开发和产建区块西进,储层物性变差,单井试排、试采产量下降明显,为提高单井产量,以提高储层改造体积及改善裂缝导流能力为目标的储层改造势在必行。针对长81油藏储层发育特征,参照华庆油田长6油藏储层工艺改造成果和经验,采用斜井多段压裂、定向射孔和混合水体积压裂等新工艺对储层进行改造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实施斜井多段压裂技术单井增产13.69%;实施定向射孔技术单井增产19.09%;实施混合水体积压裂技术单井增产效果最显著,可达242%。已开展的现场试验结果,证明针对储层发育特征实施的储层新工艺改造技术,对提高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利用Green函数源函数法,通过镜像映射和叠加原理得到裂缝性油气藏水平井多段压裂改造后地层中任意一点的压力解。首先推导顶底封闭四周无限大、盒状及定压条件下单条裂缝生产时地层中任意一点在拉氏空间的压力计算公式,并假设水平井井筒无限导流,进一步建立水平井多段压裂改造后井底压力求解方法。基于Stehfest数值反演得到考虑井筒存储和表皮系数影响的水平井井底压力解。对不同边界条件下井底压力及压力导数的双对数曲线进行分析,并分析压裂裂缝参数对井底压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压裂水平井存在压裂裂缝线性流、压裂裂缝径向流、地层线性流、系统径向流及边界影响五种流动阶段;同时由于油藏为双重介质油藏,所以还存在基质系统向裂缝系统的窜流;裂缝条数越多,生产相同的时间时井底无因次压降越小,但当压力波传到边界后裂缝条数不再对流动造成明显影响;裂缝半长会影响压裂裂缝径向流出现的时间及地层线性流之前的压降,且压裂裂缝越长,压裂裂缝径向流出现的时间越晚,生产相同的时间所需要的无因次压降越小;裂缝间距会影响裂缝径向流结束的时间,且缝距越小,裂缝径向流持续的时间越短。现场应用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4.
油库输油管线热力计算软件考虑了油库输油管线的环境和条件,在有限差分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对输油管线停输问题进行数值模拟。文中系统地介绍了该软件的结构、软件的功能、编制软件的程序框图及软件使用操作说明,为油库输油管线热力计算提供了一种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利用低渗透油田注水井的地质和动态统计资料,建立多元回归统计数学模型,采用逐步选择因素的后退法,求解最优化回归预测方程,对影响吸水量的各因素按作用效果显著程度进行了排序,利用水井资料对所得到的最优化回归方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水井连通度是影响水井吸水量最主要因素,储层渗透率次之。  相似文献   
76.
茛云老 《科技信息》2012,(6):455-455
与国内储量评估对比,SEC储量具有商业性、系统性的特点,在实际评估中存在着井距确定及可采储量预测的难点,从储量评估的发展看,数模与动态经济评估相结合是储量评估最好的方法,也是油气田开发研究的最先进方法。从油气田开发的过程来理解储量评估,而不是把储量评估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割裂出来,得到的认识会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77.
两维油藏物理模拟装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装置用于石油开采的模拟研究,包括针对具体油藏的模拟和采油机理研究。模型是尺寸为700min×300mm×10mm的矩型平面,可以绕中心轴旋转置于任何倾角。模型设计最大工作压力为0.5MPa,最高工作温度为150℃。模型一侧透明,可用肉眼或光学仪器观察及记录现象。另一侧开有168个测孔,可测量实验时的温度场和压力场。模型的注入端和产出端各开有8个孔,模拟各种射开情况。  相似文献   
78.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及系统黄金姬(计算机科学系)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是油田开发决策中一门新兴的应用技术。为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制定科学的油田开发方案作好基础工作。我们研究开发出“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及系统”,能使油藏数值模拟计算和前后处理技术一体化。1RNSTS...  相似文献   
79.
对油藏岩石的润湿循环、毛管力和相对渗透率循环进行了综合对比,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内在联系。并指出在油藏工程应用上必须考虑三者的一致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结合实例论述了这三种循环用于评价钻井液对储层伤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80.
蒸汽驱模型的特征分析及合理模型的选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国内外油藏专家相继建立了许多稠油油藏蒸汽驱生产动态预测模型。通过调研国内外大量文献,从中筛选出16种具有代表性的蒸汽驱模型,对其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按驱油机理将这些模型分为压差驱动型,蒸汽超覆型和重力泄油型;按其计算时是否需要油田实际生产历史数据,将其分为半经验型和解析型。针对我国稠油油藏的特点,根据油藏地质条件、驱油机理和开发历史,提出了合理模型的选择原则和方法,并推荐出相应的模型来预测蒸汽驱开采的生产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