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220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常玲  张国栋 《科技资讯》2006,(36):171-172
单家寺稠油具有粘度大、密度高、地层胶结疏松的特点,在地层流体的不断冲刷下,岩石颗粒间的胶结物易遭到破坏,降低地层固结强度,造成油井出砂,油井出砂已成为制约其正常生产的主要原因。高温固砂剂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施工简便的特点,并且不占据井筒容积,为后续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方便,该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见到了较好的防砂效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单家寺油田粉细砂岩的主导防砂工艺。  相似文献   
102.
首先分析了辽河油田L46块的地质特征,然后分析和介绍了开发前的油藏工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井的部署原则,实施要求,指出该块必须采用注水补充能量的开发方式进行开发,给出了合理的井冈井距、即合理井距为300m,采用正方形并网,确定了油井产能为平均单井产油10t/d,最后予测了年产原油6.6×104t/d,采油速度为2.20%.  相似文献   
103.
孤东七区西油藏大规模并行模拟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挖潜的需求,应用流行的Newton-Kry1ov-Schwarz非线性问题求解算法及SPMD并行模式,充分考虑了国产神威计算机的结构特点,解决了处理器间数据通讯、I/O优化等技术瓶颈,有效地提高了软件的并行能力.应用改进的神威版并行软件对孤东七区西油藏模型应用神威机上4、8、16、32、64、80、96、128个CPU开展并行计算,在保证模拟精度的条件下,优化出了最优加速比所需的CPU个数,并对影响加速比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4.
强化泡沫驱油体系性能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利用Waring搅拌器测定了不同泡沫体系的泡沫性能,利用岩心驱替试验测定了泡沫在岩心中的阻力压差及驱油效果,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聚合物对泡沫体系起泡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聚合物在强化泡沫驱油体系中的最佳使用量。对单一聚合物体系、单一泡沫体系与强化泡沫体系在水驱后的稳定性及驱油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强化泡沫体系比单一泡沫体系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比聚合物及单一泡沫体系的驱油效果更好,是一种较为实用的驱油体系。室内试验表明,该体系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5.
油藏条件下溶解CO2的稀油相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胜利大芦湖油田樊124区块稀油油藏为例,利用高温高压PVT物性分析仪,通过CO2对地层油的膨胀降粘、多次脱气和多次接触实验,研究了用不同量CO2饱和的稀油相特性,给出了大量CO2溶解引起的原油相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解释了CO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CO2可有效地使地层原油膨胀,改善原油的流动特性。同时还可大量萃取地层油中的轻烃,使气相不断富化,从而达到动态混相,最终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6.
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根据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建立了微生物生长、基质消耗和代谢产物生成方程。在考虑菌体、基质、产物扩散和吸附的基础上,用物质平衡方法建立了菌体、基质和产物的运移方程。以多孔介质的毛细管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由于微生物吸附引起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方程。考虑到微生物作用对流体性质的影响,建立了油、水粘度和油、气、水管力方程。根据黑油模型建立了三维、三相、多组分基质与产物的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较好地计算出微生物生长曲线、代谢曲线、基质消耗曲线和微生物运移浓度曲线,与实验值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些模型综合考虑了微生物的生化特性、微生物作用对岩石、流体性质的影响以及油、气、水的渗流规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7.
聚合物驱油是目前工业化应用程度最高的提高采收率三次采油方法,注入溶液的性能指标直接影响聚合物的增油效果,聚合物溶液的降解和防护已引起石油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对聚合物驱油可能引起的机械降解、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如何做好聚合物溶液降解的防护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措施,在胜利油田应用后取得了预期的聚合物粘度保护效果,这对我国高含水油田聚合物驱油的广泛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宝浪油田宝北区块属于低渗高陡背斜油藏.针对高陡构造认识难度大、低渗油藏开发过程中易造成油层伤害等开发难点,开展了油藏地质综合研究,形成了以波动方程串级深度偏移处理方法为主的高陡构造识别技术、高气油比低渗油藏注水开发配套技术及以屏蔽暂堵技术和油管传输负压射孔技术为主的整体油层保护技术.经过近十年的开发实践证明,综合开发技术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9.
两种新型石油磺酸盐基复合驱油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驱油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在研究了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基础上,研制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石油磺酸盐和磺酸盐型Gemini.石油磺酸盐两种复合驱油剂,采用TX-500界面张力仪考察了两种复合驱油剂降低胜利油田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浓度条件下,石油磺酸盐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1×10-2mN·m-1,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石油磺酸盐复合驱油剂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3.2×10-3mN·m-1,磺酸盐型Gemini-石油磺酸盐复合驱油剂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4~6)×10-4mN·m-1.与传统驱油剂相比,两种复合驱油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0.
CO2吞吐是一种单井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有效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单井产量,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资金回收快等特点.二氧化碳单井吞吐技术是复杂小断块提高采收率行之有效的手段.二氧化碳单井吞吐的选井标准的确定及各项参数的优化对提高单井吞吐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