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58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1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储层压汞实验数据有限,对于非均质性储层来说实验样品的代表性也受到局限。测井是预测储层物性的有效方法,而毛管压力与储层物性间存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建立起测井与毛管压力的关系,利用已揭示油水界面的钻井资料,建立了非均质油层油水界面的预测方法,即构建了油水界面深度与孔隙度、渗透率的相互关系,即H_1=H_2+t(1/(〖K_1〗^b 〖φ_1〗^c )-1/(〖K_2〗^b 〖φ_2〗^c )),并结合对胜坨油田二区8砂组油层多口见油水井的测井的数据,对该公式进行了标定和应用,实现了对研究区油水分布特征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胜坨油田二区8砂组油层未被完全水淹的油层主要分布于7、9号断层附近的河口坝的顶部、砂坝侧缘沉积,以及正向微型构造内。整体上,二区8砂组油层含油面积大幅度减小,含油面积仅为2.78km2,占原含油面积的23%左右,含油区不连片,形成了4个相对孤立的含油区,即2312井区、22137-20160井区、21182-21199井区以及2326-25276井区。  相似文献   
992.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详细介绍了目前低渗透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现状,对比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差异。认为低渗透储层的渗透率在(0. 1~50)×10~(-3)μm~2。结合研究实践,总结了低渗透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5个关键问题,即多方法单砂体精细预测和刻画、多信息裂缝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低渗透储层流动单元分类、低渗透储层保护技术等。同时指出了低渗透油田精细油藏描述5个方向的发展趋势:微构造描述;储层成岩作用等地质成因分析;对低渗透油田注CO_2及氮气或注聚合物采油等机理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在低油价背景下精细油藏描述加强经济有效性评价,保证精细油藏描述研究成果在开发调整方案、老油田滚动扩边等生产实践中能够顺利应用;精细油藏描述中为水平井设计及其他工程措施的实施开展的相关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993.
海上油田非均相在线驱先导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渤海BZ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注水突进严重,运用"分散相"良好黏弹性和封堵性,开展非均相组合调驱体系性能评价研究和矿场先导试验。针对海上油田平台空间狭小特点,研制在线调驱注入设备和注入工艺,解决了常规调驱设备占地面积大的问题。结果表明:非均相组合在线调驱体系能够有效封堵水驱水流优势通道,改变液流方向,扩大驱替液波及体积,改善注水开发效果。BZ油田非均相组合在线调驱先导试验的成功对海上油田稳油控水技术的开展和调驱工艺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天然裂缝是地层中常见的地质构造现象,系统研究目标区储集层裂缝的分布及发育规律,这对于提高井区产能和调整开发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以安棚油田深层系为例,介绍基于古应力场模拟的多期次区域构造裂缝分布预测技术。根据各类岩心资料对裂缝的组系特征、力学性质进行解释和评价,结合研究区构造演化特征,进行岩石破裂力学机理分析,明确了研究区裂缝成因类型主要为区域构造裂缝,为本次裂缝的分布预测技术奠定了基础。结合野外岩心裂缝特征、裂缝充填物次生方解石稳定同位素测定及储层岩石声发射实验结果,确定储层岩石的破裂期次。参考研究区的地质、构造、沉积相展布资料,以岩石力学和构造力学理论为基础,对研究区建立地质模型、力学模型,并分期次进行古应力场模拟研究。结合摩尔-库伦岩石强度理论,通过裂缝发育指数和岩石受力破裂程度多元拟合对研究区裂缝进行预测及评价。  相似文献   
995.
南堡油田东营组发育低阻油层,与邻近水层或泥岩层的电阻率极为接近。通过对低阻油层的成因机制分析,确定储层岩性细、泥质含量高、束缚水饱合度高、构造幅度低以及大部分井使用盐水泥浆钻井是形成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低阻油气层测井解释方法的研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油气层综合识别技术,提高了东营组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能力,从而开发出南堡油田低阻油层的潜在储量,以保证油区增储上产。  相似文献   
996.
苏丹Fula油田辫状河储层内夹层沉积成因及井间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辫状河储层内隔夹层的复杂结构特征,依据沉积学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对Fula油田辫状河储层内隔夹层的沉积成因及井间预测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河道、坝间泥、心滩落淤层、越岸沉积是构成辫状河夹层的主要沉积类型,泥质沉积物的保存与可容纳空间、沉积物供给速度有着密切联系;在沉积成因分析基础上,可根据单井测井解释和连井对比来描述各类夹层的空间形态,建立夹层的沉积模式;在辫状河相储层中,应用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预测井间泥质夹层分布,可以更有效地体现夹层的几何形态和分布规律,其更加符合辫状河夹层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997.
应用岩石热解、干酪根镜检、同位素、气相色谱及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杏子川油田延长组长9暗色泥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杏子川油田延长组长9烃源岩主要为长91段顶部的李家畔页岩,长92暗色泥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为非油源岩;长9烃源岩主要由粉砂质或含粉砂泥岩组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黏土岩;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为3.05%,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1型,最高热解峰温平均为450℃,反映烃源岩达到好的级别,处于成熟演化阶段;烃源岩母质类型主要以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共同输入为特征,湖盆水体环境总体以淡水还原条件为主;长9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以生油为主,烃源岩厚度大于10 m地区为长8~长10油藏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998.
所谓油田的注水开发,就是油藏的二次采油,是在利用天然能量第一次采油后运用最多的一项提高油田采收效率的方法。研究注水油田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油田注水开发的动态分析技术及注水效果评价技术来分析提高注水油田开采效率的措施,并对油田注水设备技术和分层注水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99.
我国的油田主要采用注水开发的方式。注入水通常是采出液中分离的油田污水。由于油田污水水质比较复杂,不同程度的溶解了硫化氢、二氧化碳、氧气等腐蚀介质,回注过程中容易导致设备和管线的腐蚀,从而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通过加入油田注水缓蚀剂的办法可以有效的防止腐蚀的发生。本文就主要对油田生产实际的需要,选择了适合的缓蚀剂以及衍生生物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其性质,使其适用于油性注水开采系统。  相似文献   
1000.
安洁 《科技信息》2013,(18):431-431
本文根据孤东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储层地层发育特征,采用等高程地层对比方法结合地震反演技术,对储层砂体发育情况进行预测,描述了河流相储层单砂体的几何形态、连通性及非均质性,以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该地区的三维地质模型,为下一步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指导九区西馆陶组提高采收率提供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