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0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70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211篇
教育与普及   3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现状及发展   52篇
综合类   463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51.
以六氟钛酸铵和硼酸为原料,用液相沉积法在硅胶载体上制备了二氧化钛膜,并采用SEM、XRD对样品的形貌、晶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52.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沉积相与沉积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各组的沉积环境不尽相同,沉积体系也存在较大差别.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和描述,结合测井资料、区域地质资料及各种分析鉴定化验资料,在岩性分析和沉积构造研究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主要发育三角洲、河口湾与潮坪沉积体系.在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953.
高邮凹陷断裂调节带发育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断裂调节带是构造变形区调节构造平衡的一类重要的地质构造.综合地质、地震等分析资料对高邮凹陷主要断裂系构造的分布特征及其各构造带的石油地质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邮凹陷内存在真武吴堡断层同向类叠置型、真②断层内同向类叠置型、吴①断层内同向类共线型、汉留吴②断层间共轭反向类共线型4种断裂调节带类型.凹陷内同向类调节带易形成主水系通道,各种沉积扇体和鼻状圈闭发育,而且临近凹陷内生油中心,易于形成油气富集带,是油田的主要分布区;而共轭反向类调节带则位于凹陷内低幅凸起,其水系不发育,缺乏沉积砂体,远离生油中心,不利于成藏.  相似文献   
954.
济阳坳陷新近系层序地层构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济阳坳陷新近系是重要含油气层位之一,但由于研究区内油气分布极不均衡,使得区内不同部位研究程度差异较大,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根据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以及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对全区进行了层序地层构型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冲积河流相地层的体系域构型包括4部分,即低位体系域、扩张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和收缩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沉积;扩张体系域发育辫状河向曲流河过渡沉积;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其泛滥平原亚相广泛分布;收缩体系域发育曲流河向辫状河过渡沉积.在不同沉积背景下,同一时期的相同类型体系域中发育的沉积类型及沉积体系不同,陡坡带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体系,缓坡带发育小型扇及扇前洪泛平原间歇河道体系.准层序组类型与经典层序地层学中的类型相似,但是其内部各准层序以正韵律为主.  相似文献   
955.
在353K的乙酰胺-尿素-NaBr熔体中,Ni(II)一步不可逆还原为金属Ni,测得α为0.212和D0为1.49×10-8cm2?s-1;Mg(II)不能单独被还原为Mg,但是可以被Ni(II)诱导共沉积。由恒电位电解法得到非晶态的Mg-Ni合金膜,合金中Mg的含量随着阴极电位的负移和n(Mg(II))/n(Ni(II))摩尔比增大而增大.镁的最大质量分数可达28.73wt%。  相似文献   
956.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Si(100)衬底上制备了LaNiO3薄膜。通过原位加热或后续热处理使薄膜晶化。借助X-ray衍射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溅射工艺对薄膜显微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溅射时是否加热对薄膜的结晶取向影响很大,而氧分压则影响La/Ni比。衬底不加热时,通过后续热处理得到多晶的随机取向薄膜,而当溅射时原位加热300℃,则得到有明显(100)择优取向的薄膜。  相似文献   
957.
湘江湘潭段河道采砂乱象由来已久,2010年11月开始,湘潭市强力推进湘江河道采砂综合整治工作。一年过去了,整治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湘江两岸无证乱挖乱采现象基本杜绝,所有砂石场进行了重新勘址布局,并通过协议组合和公开竞拍出让产生了8家新的实体,湘江河道开始步入长效化管理阶段。2011年11月7日,省政府在湘潭召开了全省...  相似文献   
958.
针对我国北方一些中小城镇存在的河道水体减少、水质恶化等问题,以蒲县县城河道景观治理策划为例,在引用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城镇河道水体生态、景观恢复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59.
渑池盆地是黄河中游的一处峡谷,周边的黄河两岸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研究盆地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过程对新石器时代人类文明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渑池盆地池底村古湖泊沉积进行剖面观察、连续采样、14C年代测定(校正为日历年龄)和粒度组成分析,发现剖面沉积物的粒度特征较好地反映了渑池盆地的古气候和古湖泊水位变化情况.剖面粒度组成和粒度参数等变化特征揭示,渑池盆地末次冰盛期以来古湖盆流域的气候环境演化序列为:19 543~8 039 cal.a BP期间,早期对应于末次冰期,气候比较干燥,古湖泊尚未形成,进入全新世气候由干冷向暖湿化方向转变,古湖泊开始形成;8 039~3 473 cal.a BP期间,气候环境处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时期,此阶段相当于全新世大暖期,气候温暖湿润,湖泊水位最高;3 473~2 897 cal.a BP期问,气候波动剧烈,总体上气候较前一段干旱,湖泊水位下降;2 897~2 422 cal.a BP期间,气候干旱,古湖泊干涸.渑池盆地的环境变化过程与周边地区有较好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960.
林昌荣 《科技潮》2011,(10):46-49
地球的石油埋藏量是有限的。这一点毫无疑问。由于人类大量地消耗了石油,贪婪地攫取着石油,石油资源的短缺在所难免。根据经济学供求原理推论,既然石油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那么它必然会随着需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