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85篇
系统科学   42篇
丛书文集   182篇
教育与普及   1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4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307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榆林科技》2004,(2):67-67
随着近年来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纳米”作为一个新生词越来越多地闯进了现代人的生活。一时间,“纳米冰箱”、“纳米洗衣机”等大批商品迅速涌出来,人们被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簇拥着,仿佛已经走入“纳米时代”。面对这一切,许多人不禁产生了疑问:“纳米”到底是什么?“纳米时代”真的来了吗?我国纳米技术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相似文献   
992.
二龙山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污染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分级对照法对二龙山流域水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93.
河流建坝对海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沈良  陈吉余 《科学》2002,54(1):12-15
人类对河流建坝筑库管理水资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最初的坝是用于控制洪水、为灌溉和生活提供用水.后来建坝用于发电,并逐渐发展以多种用途,主要是发电、灌溉、民用和工业供水、防洪.现代社会仍然是利用水库蓄水发电、调节河流径流量.现代的高坝建设可追溯到1930年代美国在科罗拉多河上221米高的胡佛坝.  相似文献   
994.
阿特拉津及其降解产物对张家口地区饮用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任晋  蒋可 《科学通报》2002,47(10):758-762
用磺酸化聚(二乙烯基苯-并-N-乙烯基吡咯烷酮)合物填充的SPE小柱提取水中痕量阿特拉津及其代谢物(DEA,DIA,HA,DEDIA),HPLC-APCIMS联机分离检测,方法快速、灵敏,抗化学干扰性好,该方法检测限为0.01-0.05μg/L,对张家口地区的洋河水系及地下水进行了普查,检测出了阿特拉津及其代谢物,发现污染源多年排放使得阿特拉津已进入宫厅水库和深入地下水层,130m深的井水中阿特拉津的有毒代谢物DEA高达7.2μg/L,地下水中有毒代谢物DEA和DIA的浓度远远高于母体阿特拉津浓度(6-10倍),成为污染地下水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5.
受地形影响,新疆玛纳斯河流域自然带呈明显的系统结构,形成了山地、绿洲、荒漠流域生态系统。山地是流域的水源地,从水、土等方面制约绿洲的物质循环;荒漠是流域的生态屏障,从光、热等方面决定着绿洲的能量平衡。绿洲是流域水、土、光、热资源的集成地,是干旱区人类生产、生活的理想场所。绿洲建设已完全改变了流域生态面貌,使流域开发带有明显的技术倾向,并最终决定着流域生态建设的演变。  相似文献   
996.
东平湖汛期污染事故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东平湖汛期的水质监测数据和大汶河流域污染源统计资料分析表明,悬浮物和采沙业对东平湖污染影响最大,生活污水已取代工业污染源成为污水团的主要来源。合理规划养殖区,进行科学养殖,加强气象观测和汛期水文水质监测也是避免养殖污染事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7.
黄河水质综合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水质综合评价的客观方法 ,以黄河兰州段新城桥段面水质资料为例 ,建立了地表水水质综合评价的BP网络模型 BP网络模型以单输出代替多输出可保证评价结果的惟一性 .将该模型用于实例分析表明 ,BP网络用于水质综合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实用性 .  相似文献   
998.
龙海西边综合养殖系统主要环境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用海水分析方法每月检测龙海西边综合养殖系统9个水质理化因子和2个沉积物指标,结果表明水质指标变化范围是:水温12-31℃、盐度1.84-19.61、透明度20-70cm、pH值7.32-10.14、氨氮(NH4^ -N NH3-N)0-0.080mg/dm^3、亚硝酸氮(NO2^--N)0-0.033mg/dm^3、硝酸氮(NO3^--N)0-0.271mg/dm^3、磷酸盐(PO4^3--P)0-0.010mg/dm^3、化学需氧量(CODMn)1.91-10.63mg/dm^3;沉积物中硫化物(S^2-)和有机质的变化范围分别是72.06-684.77mg/kg和1.21%-5.87%。该综合养殖系统底质污染较严重,养殖效益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9.
东湖水质分析及光催化氧化降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0-2002年在武汉东湖双湖桥地区采集水样,用GC/MS分析,检出脂肪烃类,邻苯二甲酸酯、酚类、苯系物以及多种含氮有机污染物;同时湖区高锰酸盐指数严重超标,表明武汉东湖部分水域已污染严重,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对实际东湖水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以紫外光为光源,TiO2为光催化剂,可使湖水CODMn去除率达60%以上,最佳反应条件为TiO2投加量1.0-1.5g/L,光照时间60-90min,并以氙灯为光源,进行摸拟太阳光实验。CODMn去除率亦达47%以上。采用光催化氧化高级水处理技术可有效的氧化东湖水中污染物,亦为太阳能的利用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000.
黄河下游河道输沙用水量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从上游来水来沙状态、下游河道输沙目标、下游河道水流输沙能力和水利枢纽调控调度4个层次分析了黄河下游河道输沙用水效率。根据1950-1997年期间的实测资料,分别讨论了黄河下游不同河段在自然、受控、复杂和异常状态下的输沙用水量。在各种状态下根据河道和输沙特性的差异,分别按照均衡和平衡输沙目标计算了下游河道输沙用水量。在设定输沙目标下,以年内不同时段水流挟沙能力为依据,对比了可能提高输沙用水效率的不同调控方案,例如在汛期或7-8月输送全年泥沙的方案等,以便减少黄河下游输沙用水量并缓解黄河水资源的紧张趋势。这些方案有可能通过水利工程枢纽的调控来实现,为此中给出了不同状态下均衡、平均输沙用水量可调控的阈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