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85篇
系统科学   42篇
丛书文集   184篇
教育与普及   1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64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307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52.
玄武湖水、金川河水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玄武湖、金川河分别是南京著名的风景地和重要的环城河流,多年来玄武湖、金川河的水质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南京市内不少工厂的工业废水及居民的大量生活污水流入其中,特别是有毒物质,包括酚、苯、汞、氰化物、直链烷基苯磺酸钠、有机磷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的远期效应倍受人们关注.为此对玄武湖水、金川河水引起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损伤所产生微核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就二处水样对生物体的致突变性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3.
讨论了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河流沉积的粒度特征,在对14口岩心井300块样品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粒度参数与水动力条件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出不同微相的概率曲线特征,并利用C-M图、萨胡判别式和粒度离散图研究了河流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河流,其粒度在垂向上的变化速率不同,直接影响到砂体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54.
55.
天然河流一维水质模型的研究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和研究了在河流污染浓度控制中广泛应用的一维水质模型结构和应用条件。根据总量控制的需要,以河流中瞬时面源排放的一维水质模型为出发点,采用叠加原理和积分法重新推导了连续稳定面源排放的一维水质模型结构,通过实际应用,检验了模型的精确性和实用性,分析比较了总量控制一维水质模型与浓度控制一维水质模型的结构,应用条件,精确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56.
文章介绍了水-岩体系质量传输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该方法以(地下水)径流途径上任意两点间化学组分及氧化还原状态变化为基础,确立质量传输模型并对其求解,从而揭示一定空间范围内水-岩土之间物质交换的内在过程和数量关系。水-岩土体系质量传输模拟在岩土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岩土化学淋滤、地下水水质的形成与演化及热水成矿等众多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报到了碱性介质中,沸水怀二胺与2,4-二硝氯苯反应生成黄色的1,6-二(2,4-二硝基苯胺)己烷化合物,用氯仿萃取后于波长420nm处,用2cm比色经色测定。  相似文献   
58.
莱州湾南岸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29个水文地质钻孔及其地下水水样的水质分析结果和1200眼井的地下水矿化度野外实测资料,研究了莱州湾南岸平原的地下水水化学环境,尤其是咸水入侵区的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59.
基于隶属度-遗传神经网络模型的水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水质综合评价问题,提出了基于隶属度-遗传神经网络的水质综合评价模型.水质综合评价模型对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用遗传算法优化,并将隶属度的概念引入遗传神经网络,以便确定水质污染影响因子和水质等级.以苏帕河梯级电站水质监测数据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测试,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运算精度,减小了全局误差,均方误差降低至6.337 14×10-5,用于水质综合评价合理、准确,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0.
蓄水两坝间长系列水动力及泥沙淤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河上游龙羊峡至李家峡间的贵德-李家峡河段的蜿蜒河道进行了研究,为蓄水两坝间的通航和河床稳定性问题提供可行性分析依据.根据二维水流连续、运动方程、悬沙扩散方程和两相流底沙运动方程,采用加权集中质量剖分方法,建立了蓄水两坝间水动力、泥沙淤积数学模型.提出了泥沙交换和河床粗化计算模拟的物理图案,对长系列水动力和泥沙运动进行了模化处理.通过调试,验证了水尺水位和李家峡建坝前该河段4年的地形演变量.应用李家峡建坝后典型水文年长系列的组合资料,预报了河床经长期冲淤调整后迭到基本平衡需要的时间.介绍了泥沙交换和河床粗化计算模拟的物理图案和长系列河床演变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