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1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55篇
系统科学   109篇
丛书文集   87篇
教育与普及   2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0篇
现状及发展   35篇
综合类   226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4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及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CFERN)的实测数据,估算了中国1977-2003年4个时期杉木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分析了其年龄结构特征、垂直分配结构特征、时空动态格局和贮碳潜力。总碳储量研究结果 1977-1981为 1.09 Gt,1984-1988为1.496 Gt,1994-1998为2.446 Gt,1999-2003为2.866 Gt。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云南、广西和广东7省的杉木林碳储量约占84%~86%。幼、中龄杉木林碳储量在79%~83.90%之间,随着杉木林的演替成熟,我国杉木林生态系统是一个潜在的碳库。在垂直分布上,乔木层碳储量占9.38%~10.63%,林下植被占0.6%~0.7%,土壤占87.99%~89.02%,枯落物占0.68%~0.78%,不同时期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垂直分配结构基本相似。1999-2003期间中国杉木林生态系统碳素现存量为2.866 Gt,一个龄级期(10 a)后碳储量将达到3.772 Gt,并以90.63 Mt·a-1的平均积累速率递增,是一个贮存潜力大,增长速率快的碳库。  相似文献   
992.
基于综合生态损失度的顺义区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风险评价广泛应用于区域的生态影响评价,通过风险源、受体和暴露分析,来确定生态风险等级.该文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从分析区域生态系统类型入手,计算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指数、脆弱度和生态损失度,根据不同种类和级别生态风险源的综合风险权重,运用ArcGIS软件进行叠加分析,形成了3 146个生态风险小区.结果部分确定了3个生态风险等级及其空间分布、风险特点以及管理对策,从而使生态风险评价过程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993.
风应力和科氏力对长江河口没冒沙淡水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改进的三维数值模式ECOM,考虑径流、潮汐潮流、地形、混合和口外陆架环流等多种动力因子,研究风应力和科氏力对枯季长江河口南槽没冒沙淡水带形成的影响.枯季没冒沙区域存在着淡水带,其形成的动力机制主要是长江径流和振荡的潮流.本文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分叉的长江河口,枯季北风产生向岸的埃克曼输运,导致北港流进南港和南槽流出的水平风生环流,阻挡了南槽外海盐水的入侵,有利于没冒沙水域淡水带的形成.在北半球科氏力使水流运动向右偏转,上游径流带来的淡水沿南汇边滩下泄,有利于没冒沙水域沿岸淡水带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4.
黄河调水调沙与河流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月3日,黄河第8次调水调沙圆满结束.此次调水调沙历时14天,小浪底水库最大下泄流量达4 280 m3/s,共下泄水量约40.3亿m3,排沙5 165万t:共向河口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人工补水1356万m3,使该湿地核心区水面积增加223 hm2,生态系统恢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5.
考察了辽河流域的河流水质、生物学、物理栖息地状况,分析了辽河流域河流的生态系统健康.结果表明,辽河流域千流总体上处于工业活动剧烈地带,污染较为严重,而支流水质相对较好.其中,着生藻类、底栖动物与水质状况、物理栖息地环境质量之间具有相关性.随着水质的恶化,着生藻类多样性减少,底栖动物完整性遭到破坏;河流形态发生了改变,河流水生生物所依附的生存环境受损,表现出与河流水体质量相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6.
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岗山1999年、2004年2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大岗山森林生态站定位观测数据,采用区域水量平衡法和土壤蓄水功能评估了该地区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及其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2004年的大岗山森林水源涵养量为1401.10×104m3.a-1,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为5913.81 m3.a-1hm2;1999年~2004年,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年水源涵养量提高了3.9%,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提高了2.9%;森林生态系统年水源涵养量竹林最高,马尾松林最低,其贡献率分别为37.8%和1.8%,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硬叶林最高,杉木林最低;高丘和位于中坡位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贡献率最高,低山和山谷的贡献率最低;陡坡的水源涵养功能的贡献率最高,缓坡的贡献率最小,中龄林的水源涵养功能的贡献率最大,过熟林的贡献率最小。  相似文献   
997.
山地公园景观生态恢复与重建——以重庆洪恩寺公园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山地公园是人工和自然生态系统同时存在和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指出在进行生态恢复时,要运用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根据山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同时考虑将人为活动的影响导入良性循环,选择最佳的恢复位点,取长补短,形成复合生态恢复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8.
<正>历史,让纽约变得厚重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欧洲各国殖民者纷纷涌来建立殖民贸易点,这里逐渐形成自由港,这就是纽约的前身。1524年,意大利人来到河口地区。1626年,荷兰人从当地印第安人手中廉价买下曼哈顿岛建立贸易站,并按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名字,将这个地方命名为"新阿姆斯特丹"。  相似文献   
999.
河口过程中第三驱动力的作用和响应——以长江河口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已由“局部”进入到“全球”,河口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综合体,在地球系统中能体现全球的变化,也能敏感地响应流域的自然变化和人类的作用.由于资源开发和人工控制增强,第三驱动力在长江河口过程中已经和将要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河口怎样才能健康地发展,将是河口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文中以长江河口为例,探讨它的自然演变与自然适应、发展中的人工控制、自然资源的开发以及涉及河口当前的悬念问题,并就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从土地、森林、草地、水体、湿地、农田、工业、生境等方面探讨了晋城地区生态状况,分析了其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