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42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早在19世纪后半叶的1873年,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就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初的可供实用的电动汽车。这比德国人戴姆勒和本茨发明汽油发动机汽车早了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42.
《河南科技》2008,(8):5-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6月20日起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自7月1日起,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液化气、天然气价格不做调整。  相似文献   
43.
《今日科技》2004,(3):53-54
  相似文献   
44.
从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出发,提出了两个反应区的概念,设计了具有两个反应区的串联提升管反应器并形成相应的工程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小型探索试验和工业试验。1.4 Mt/a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装置试验标定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催化裂化工艺相比,该工艺不仅优化了产物分布,干气和油浆产率分别下降了0.41%和0.99%,液体收率增加了1.17%,而且所生产的汽油烯烃含量下降约14.1%,异构烷烃增加约为12.9%,硫的质量分数ω(s)下降26.5%,诱导期增加,汽油的RON下降而MON增加,总的抗爆指数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45.
46.
为了评估掺烧甲醇裂解气对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基于某型发动机进行数值仿真与台架试验,运用CONVERGE建立其仿真模型,并通过发动机缸压对仿真模型进行标定,进而研究了汽油发动机掺烧甲醇裂解气后点火提前角、掺混比和过量空气系数对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平均指示压力随着点火提前角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在最佳点火角下,掺烧甲醇裂解气发动机相比于原汽油机动力性变化不大时,指示热效率有所提高.当掺烧甲醇裂解气后,随着掺混比例的增加,缸内压力、温度和放热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燃烧速度加快,放热更加集中.当掺混比例一定时,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大,缸内压力、温度和放热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相应地可以通过改变掺混比例来适应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同时甲醇裂解气的点火界限十分宽泛,当过量空气系数为1.4时,汽油已经难以点燃,燃烧恶化,当掺烧甲醇裂解气后,燃烧状况明显好转,可实现稀薄燃烧.由此可见:汽油掺烧甲醇裂解气可以改善燃烧特性,提高指示热效率;在汽油掺烧甲醇裂解气发动机上,利用稀薄燃烧、优化点火正时等,可以在发动机部分负荷工况下得到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47.
利用反应路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方法对异辛烷和正庚烷的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简化,根据“半解耦”思想,以C0~C1的小分子机理作为汽油基础参考燃料(PRF)的“内核”,构建了包含41种组分和131个反应的PRF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了基础反应器包括激波管(ST)、一维层流火焰速度(LFS)和射流搅拌器(JSR)...  相似文献   
48.
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正在采用一种新方法为燃料电池车“加满”纳米级固体贮氧材料。研究人员的这一发现可能会使汽车以氢动力环保燃料电池取代汽油发动机的日子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49.
随着石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塑料产品的品种及数量日益增多,其废弃物也在急剧增长.由于塑料的分解和自然消失需要历时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白色污染”已被公认为世界的一大公害;同时,全球的石油资源又日益枯竭.因此,利用废旧塑料生产燃油,消除公害,开发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重点课题.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后期,一些科学家就设想通过学裂解途径将废旧塑料变为汽油或柴油.二十余年来,世界上已有少数几个国家取得了这方面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