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5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202.
《上海信息化》2011,(11):94-94
爱立信联手中国农业大学在江苏宜兴大闸蟹养殖基地部署“智能渔业示范项目”,利用物联网技术,当地农民得以通过手机对大闸蟹养殖点的池塘水质进行实时、精准的远程监控,从而实现降低能耗,节省劳力,增产增收。由于大闸蟹养殖具有高风险性,很多肉眼看不出来的环境变化会导致大闸蟹大量死亡。因此,掌握实时的水质情况信息对农民来说非常重要。在宜兴的大闸蟹养殖点,爱立信在池塘里安装了一套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水质监控系统,通过广泛分布在池塘中的传感器,  相似文献   
203.
对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塘水体异养细菌的数量和菌群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分离得到240株细菌,根据其菌落和菌体形态特征,分为15个类群和31个亚群.结果表明:自然水体进入养殖池塘后,其优势菌菌群和亚群都发生了显著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与池塘高有机质的分解和蟹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4.
对2002年和2003年的6~7月先后4次从朝鲜某滩涂养殖场引进的规格为8.3~12.5 g泥螺1 299 kg,以及采集自江苏启东当地自然海区规格为3.3~2.7 g的优质泥螺675 kg,进行亲贝育肥蓄养、人工催产、杂交繁育、浮游幼虫培育、附苗和利用土池进行稚贝大规模苗种中间培育试验。2年间除受灾损失稚贝1.045亿粒外,共对5.555亿粒经中间培育的幼贝进行滩涂围网及池塘养殖。至2003年10月31日,共捕获规格为6.3~7.1 g的商品螺1 147 t,,产值931.7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是适宜在江苏沿海滩涂作为产业化规模贝类增养殖的优良品种,此技术在国内尚未开展。  相似文献   
205.
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罗氏沼虾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养殖中后期的罗氏沼虾池塘进行了改善水质的试验。通过测定水体的溶解氧、pH、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亚硝酸态氮等水质指标,来评价池塘的水质变化。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于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和pH值的影响不明显(P>0.05),但能显著降低水体的化学需氧量(P<0.05);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后,氨氮的最大降解率为59.61%,亚硝酸态氮的最大降解率为86.70%,说明它有明显降低水体氨氮和亚硝酸态氮含量的作用(P<0.05)。  相似文献   
206.
针对传统池塘养殖排放水净化设施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等问题,研制了立体弹性填料和陶粒生物滤床,构建了生物滤床净化池塘养殖排放水系统,系统由养殖池塘、立体弹性填料滤床和陶粒滤床等组成.通过分析对池塘排放水净化效果,确定了适合池塘养殖排放水净化处理的水力停留时间(HRT);通过分析池塘水质、藻类变化等,确定了生化滤床净化再循环利用系统的池塘水体循环量、生物滤床与养殖池塘组成比例等参数.根据以上参数运行循环水养殖系统,可使池塘水体中的营养盐维持在较低水平,同时还可以优化水体中的藻类结构,减少养殖用水和污染排放.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多个池塘养殖场,为池塘养殖排放水净化再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7.
102团水源及光热资源丰富,池塘养鱼6.67hm^2,实现集约化养鲤,成鱼和鱼种生产投入与产出比分别为1:1,12和1:1.10;平均每公顷盈利分别为8091.83元和4016.04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