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教育与普及   46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9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81.
《科学通报》2008,53(4):425-425
沙门氏菌的致病蛋白SpvC属于一种全新的被称为苏氨酸磷酸裂解酶的蛋白酶家族一员.苏氨酸磷酸裂解酶可以特异性识别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活位点的磷酸化苏氨酸和酪氨酸(pTXpY)模式,并不可逆地去除磷酸化苏氨酸的磷酸基团,使反应后的MAPK成为不可激活状态.SpvC的这种性质可以阻断宿主细胞免疫信号通过  相似文献   
82.
《前沿科学》2015,(1):73
纳米碳材料具有较好的化学相容性,经表面活化处理后可在烷烃活化、生物质转化、电催化氧还原等反应中表现出优异活性。然而,功能化纳米碳材料表面物种繁多,为单一官能团定量分析带来了较大难度,多个碳催化反应过程的结构-性能基本关联仍未明晰。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属新能源所张建课题组与张亚杰课题组合作开展的纳米碳催化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揭示了  相似文献   
83.
本研究利用简单的乙酰苯胺和丙烯酸酯作为起始原料,在过硫酸钾做氧化剂,水合对甲苯磺酸做添加剂的条件下,通过钯催化的C-H键活化/C-C键生成/环化串联反应以46%~95%收率合成了一系列2-羟基喹啉衍生物.本研究为2-羟基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实用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84.
为了准确测定241Am-Be 中子源的强度,研制了一套长计数器测量系统,并利用四川大学2.5MV质子静电加速器产生的单能中子在多个中子能点对其探测效率进行刻度,在刻度过程中中子注量由金活化法确定,并采用挡锥法扣除大厅散射中子本底的贡献.结果表明我们研制的长计数器在所刻度的中子能区范围内具有很好的坪特性.用该长计数器测量系统测得241Am-Be 源的强度为7.188×105/s ,不确定度为3.5%.  相似文献   
85.
以天然生物质棉纤维为原料,采用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Li Cl/DMAC)溶解体系对其进行活化处理,配置不同质量分数的纤维素有机溶液系列,在不同凝固浴条件下,采用KW-4A匀胶机高速旋涂成膜和AFA-Ⅱ自动涂膜器低速平推成膜2种工艺,制备再生纤维素薄膜系列。通过运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表面接触角测试仪等分析设备对再生纤维素膜的大分子结构、力学性能、结晶度、热稳定性和表面浸润性进行各项性能的系列化表征,研究纤维素质量分数、凝固浴种类、制膜工艺对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KW-4A匀胶机高速成膜工艺、凝固浴为水浴、纤维素质量分数为3.5%时,制备的再生纤维素膜的各项性能最佳;与天然生物质棉纤维相比,再生纤维素膜结晶度变化很大,热稳定性与棉纤维变化趋势一致但有一定程度下降,表面浸润性良好。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和核因子-κB(NF-κB)/抑制因子(IκB)通路在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产生及血管化等方面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完全随机分为4组各8只:假烫组、烫伤组、烫伤+p38MAPK抑制剂组和烫伤+NF-κB抑制剂组.除假烫组以外,其余各组均制作深Ⅱ°烫伤模型,其中烫伤+p38MAPK抑制剂组和烫伤+NF-κB抑制剂组于烫伤后15 min和12 h分别静脉注射SB203580和PDTC;各组大鼠均于伤后48 h处死并取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创面组织中VEGF的含量和血管微密度(MVD),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38MAPK和IκBα的表达.结果:和假烫组相比,伤后48 h,烫伤组创面组织中VEGF的质量浓度明显上升,为(0.81±0.19)ng/m L和(2.88±0.32)ng/m L,(P0.05);MVD值明显增加,为(3.12±0.72)和(8.08±2.10),(P0.05);p38 MAPK含量升高,为(966±176)和(4778±332),(P0.05);IκBα含量下降,为(2 327±310)和(1 278±149),(P0.05).使用SB203580和PDTC均能抑制烧伤后创面组织中VEGF含量的上升和血管化.预先给予SB203580能抑制烧伤后创面组织中p38MAPK含量升高,但对IκBα含量无显著影响;预先给予PDTC可以防止烧伤后创面组织中IκBα含量的下降,而对p38MAPK表达无影响.结论:在烧伤后创面愈合过程中,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和NF-κB/IκB通路是两个平行和独立的信号转导通路,两者间无直接的联系,但共同调节着烧伤后VEGF的产生与创面血管化.  相似文献   
87.
为开发茶梅花在抗氧化方面的应用,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鲜茶梅花挥发油,研究其对1,1-二苯基-2-苦味酰基(1,1-diphenyl-2-picrylhydrszyl,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从鲜茶梅花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质量分数的0.917 25,主要成分为丁香酚(在茶梅花挥发油中的质量分数为0.344 88,下同以质量分数计)、二十烷(0.119 09)、二十四烷(0.078 82)、棕榈酸(0.076 54)、芳樟醇(0.054 30)。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样品量与清除率间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8.
作者报道了利用其合成的固相碘标记活化珠碘标记蛋白质的方法和效果.考察了各种标记条件活化珠用量及粒径,pH值,温度,标记时间,体积及蛋白质对标记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用此活化珠,碘标记条件温和,标记效率高,标记物稳定且对标记蛋白的损伤小,适用范围大.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采用CNDO/2法计算了乙炮在Ziegler-Natta催化剂主体TiCln(n=4,3,2)上的配位活化机理。计算结果表明,三阶钛(Ti^3+)较四价钛(Ti^4+)和二阶钛(Ti^2+)更有利于乙烯的配位活化通过分子轨道能级、轨道特征以及Mulliken约化重叠集居等数据,分析了为何Ti^3+较Ti^4+和Ti^2+更有 利于乙烯配位活化这一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90.
沸石颗粒剂作为一种农药的载体,其造粒原料的选择应为3%-3.5%,PH值应为6.8-7.0,粒级应为20-40目为佳,沸石载体应活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