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9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19篇
系统科学   58篇
丛书文集   197篇
教育与普及   346篇
理论与方法论   69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31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烟草伤残苗超越补偿反应的生理测试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结果证明烟苗在遭到外力损伤情况下,其内部主要生理指标标如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和根活力等在伤残初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超越补偿反应。但各指标升高幅度随时间而渐降,表时超越补偿反应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Ⅱ优多系1号(600 ̄700)kg/667m^2资料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表明667m^2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分别在平均水平下各自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3因素对产量贡献大小的顺序依次为:每穗总粒数〉667m^2有效穗〉结实率,从而认为,在(6-- ̄700)kg/667m^2水平条件下,Ⅱ优多系1号产量构成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确定最适的总粒数,同时,因三者之间既相  相似文献   
53.
免耕水稻早发及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免耕水稻早发及分蘖成穗特性,结果表明:免耕水稻的早发性,与免耕水稻浅插关系密切,栽插深度对不同耕法水稻分蘖性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免耕浅栽水稻具有稳定的分蘖成穗特性,成穗率庙常规密度栽培下,其单株好粒产量比耕翻浅栽、免耕深栽和耕翻深栽分别高4.7%,15.7%和24.9%,水稻的免耕栽培,充分利用了水稻浅插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54.
分析了水稻红莲型粤泰不育系和保持系黄化苗、单核、三核期花药约3000条mRNA,共观察到24条差异带,差异率为0.8%,说明绝大多数mRNA均是组成型表达,24条差异带中的50%的带银染色着深,其余的染色很浅,苗化苗期未能观察到差异带,单核期差异带为4条,二核期7条,三核期11条,另有2条差异带在保持系三核期出现而单核和二核期不存在。  相似文献   
55.
新质源水稻雄性不育系马协A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马协A和珍汕97A与13个水稻品系杂交,对两的遗传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马协A和珍汕97A的恢保关系基本相同,它们与丛广41B、密阳23的杂产后代表现对基因的分离规律,与明恢63的杂交后代表现2对基因的遗传规律;等位性测验表明两的核不育基因是等位的。马协A和珍汕97A在遗传上属同一类型。  相似文献   
56.
植物单拷贝短序列的染色体原位杂交的检出率一直径低。水稻BAC克隆作为一种大容量载体的基因组克隆因其独特的优点已被应用于水稻基因组研究。用生物素标民了两个水稻BAC克隆,这两个克隆分别含与抗稻瘟病基因Pi-5(t)、  相似文献   
57.
水稻液泡膜H+—ATPase诱导性冷失活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液泡膜H^+_ATPase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造成诱导性冷失活现象的机制。运用MC540荧光对诱导性冷失活过程的膜脂状态研究表明,冷失活处理后膜脂的有序程度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58.
用不同浓度的2,4-D处理水稻幼苗,结果表明:高浓度的2,4-D对水稻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POD、SOD的同工酶谱带有的减弱或消失;低浓度的2,4-D对POD、SOD有激活作用,POD、SOD同工酶谱带有的增强或出现新谱带。  相似文献   
59.
研究热击对水稻苗期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击条件下(35℃,40℃,45℃各半个小时)水稻苗期生长出现显著差异,特别是经过热击和非热击条件对比更加明显。此外,经热击处理后,水稻苗期叶绿素的含量随温度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并且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发现,热击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0.
水稻广亲和品种与籼粳亚种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典型的水稻籼粳亚种代表品种为参照群体,根据RFLP和SSR标记座位上等位基因在亚种间的频率分布,确定了3个广亲和品种的基因组与两亚种的亲缘关系.如果亚种间无分化的等位基因在控制亚种间杂种育性上为显性,则这些品种的广亲和性可以用这类等位基因的高含量来解释.新等位基因的衍生及它们在亚种间的分化是导致亚种间部分生殖隔离的直接原因.由Ikehashi和Araki提出的“等位基因互作”模型与我们对广亲和性遗传基础的解释是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