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研究探讨使用合作学习法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授课中根据教材的不同性质而分别实施学生小组共同学习法的情况。从而了解教师实施合作学习的主要活动、课后反思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及实施合作学习后师生的反馈,推行基于ARCS动机模式的学生合作能力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2.
本文对乡镇小型纯硷厂的工艺流程进行了相图分析和计算,以找出适宜的工艺条件,获得优化的产品质量和较高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43.
酒精阳性乳症是危害乳牛业发展的主要病症之一.为了研究洒精阳性乳的发生机理.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酒精阳性乳牛血清中醛固酮含量.其结果阳性组较阴性组含量降低.并对其降低所引起的后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4.
通过实验研究了Li2B4O7-Na2B4O7-H2O三元体系25℃相关系及溶液的物化性质。其25℃相图由二条溶解度曲线构成,分别对应于Li2B4O7·3H2O、Na2B4O7·10H2O相区,属简单共饱和型。简要讨论了该体系硼酸盐在水中的溶解行为,并用经验公式描述了物化性质随浓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5.
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化验,探讨了现代水环境条件下微域尺度内苏打盐渍土表层裂隙的特征及与土壤表层积盐的关系.结果表明,小尺度内苏打盐渍化地区土壤水分和盐分再分配十分明显.碱性洼地在雨期是水分和盐分的汇集区,大量地表径流携带一定盐分汇集于碱性洼地.雨后连续干旱使碱性洼地成为微坡地和高平地水分和盐分的补给区,水分受水势梯度作用携带可溶性盐分侧向补给周边微高地.苏打盐渍土地区碱性洼地裂隙发育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土壤水分散失和盐分的再分配.近年来,松嫩平原西部土壤盐渍化迅速发展与水盐再分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6.
新疆叶尔羌河盐碱化灌区水盐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次生盐碱化是威胁新疆绿洲灌区持续灌溉农业的关键因子。以新疆叶尔羌灌区为例,通过监溯灌区内荒地的表土层(0-20cm)盐分和1m土层储盐量的动态变化,分析灌区水盐分布规律及时空变化状况,探讨土壤水分的消耗规律和灌区内不同类型土壤的表层含盐量关系,从土壤盐分的类型及盐碱化程度等方面得到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为灌区土壤盐碱化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7.
本文取用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带风干土壤,通过室内土柱试验,对在中水灌溉条件下不同灌水次数时土壤的水盐运移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脱盐深度逐渐增加,含盐率锋值深度增加,且同一土层深度的含水率增大,累积的盐分减少。  相似文献   
48.
通过湿渣法测定了水中NH4Cl和NaCl的溶解度数据,同时研究了三元水盐体系NaCl-NH4Cl-H2O在25℃时的固液相平衡关系。采用Pitzer模型计算了该三元水盐体系相平衡溶解度,比较了计算值和实验值,结果基本吻合。并从定量的角度描述了θNaNH4和ΨNaNH4Cl各以±10%变动时,对体系溶解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为探究不同矿化度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掺加生物炭对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度盐碱土为研究对象,在室内进行一维垂直入渗实验。设置淡水(CK)及2种矿化度微咸水(3、5 g/L)和小麦秸秆生物炭(5、10、20 t/hm2)组合实验,分别为CK、W1、W2、W1X1、W1X2、W1X3、W2X1、W2X2、W2X3,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掺加生物炭提高了土壤入渗能力;3 g/L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入渗能力提升幅度更大,其中,W1X1处理效果最好,W1X2略低于W1X1;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掺加生物炭处理土壤含水率均高于未掺加处理时;施加等量生物炭条件下,采用5 g/L微咸水灌溉的土壤含水率高于3 g/L时,其中,W2X2处理最优,W1X2略低于W2X2;与CK相比,各处理均增加了土壤含盐量,但脱盐深度均达到34cm以上,不会对作物产生盐害作用;施加等量生物炭条件下,3 g/L微咸水灌溉土壤含盐量显著低于5 g/L,其中,W1X2处理脱盐效果最好,脱盐率达53.7%;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掺加生物炭增加了土壤pH值,且各处理之间无明显...  相似文献   
50.
为顺应新时代对大学生创新探索能力的培养要求,实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实验教学环节目标由“掌握知识”逐渐转变为“培养能力”。基于该教育理念,本文优化水文学原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土壤水分下渗实验内容,在原有定水头供水下渗基础上,补充探索性的实验内容,设计变水头供水土壤水分下渗实验,揭示土壤水盐动态规律的驱动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实验研究的积极性,加深理解实验原理及其背后的科学理论;并充分挖掘实验数据内涵,培养学生缜密的科研思维、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