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寻求适宜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改良方案,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探讨了河沙与有机肥单施及二者耦合作用对盐碱土水盐分布及作物生长指标的影响。试验共设置CK(对照)、M1(5 t/hm2有机肥)、M2(10 t/hm2有机肥)、M3(15 t/hm2有机肥)、S(15%河沙)、M1S、M2S和M3S八个处理。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河沙单施均使土壤含水率增加,两者配施处理对土壤含水率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以M1S处理效果最优,较CK增加9.47%;与有机肥处理相比,掺沙更有利于降低土壤含盐量,S处理脱盐效果最优,较CK降低8.25%,肥沙配施的M1S处理略低于S处理;有机肥单施和肥沙配施均降低了土壤pH值,其中M2S处理改良效果最好,M1S略小于M2S;各处理均增加了小麦株高和干物质量,其中M1S处理促进作用最大,较CK增加20.17%和14.28%。本研究肥沙配施的M1S(5 t/hm2有机肥+15%河沙)为改良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度盐碱土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2.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四元体系硼酸锂-硼酸钾-硼酸镁-水15℃时固液相平衡,测定了体系溶解度和平衡液相的密度、折光率.研究发现:该体系15℃稳定相图中包含一个共饱点(L+Li2B4O7·3H2O+K2B4O7·4H2O+Mg2B6O11·15H2O),其液相组成为w(Li2B4O7)1.31%、w(K2B4O7)10....  相似文献   
23.
灌区水资源优化利用的水盐区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把灌区优化利用水资源同当地水盐状态特征结合起来的水盐区分法,依据土壤水盐特征把灌区划分为不同的分区,各分区以独立的水资源用户,建立其以改善或充分利用水盐环境的水资源优化利用模型,采用LP方法,组形成灌区多目标的LP模型集,求解该模型集,可得到优化的配水方案,实现以土壤水盐为状态指导灌溉的节水途径。以景泰川一期灌区为应用实例,论证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
地下水经常不断地参与自然界的水循环,通过从外界获得水量而得到补给,特别是对我们南疆大型灌区而言,地表水是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径流过程中,地表水由补给处输送到排泄处,在水量交换运移过程中,径流同时伴随着盐分的交换与运移,这就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循环过程。地表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决定着地下水的水量与水质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只有对地下水补给、排泄和径流建立起清晰的概念,才有可能正确地分析与评价地下水资源,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此据我们目前的各种资料来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对比,很有根据和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相平衡与相图是盐湖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依据,本文重点归纳总结了含硼资源开发的有关相化学研究进展.内容主要包括硼酸和硼酸盐体系的稳定相平衡、硼酸盐体系的介稳相平衡及含硼水盐体系溶解度理论计算的研究现状,重点总结了我国卤水中硼资源和硼矿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关相平衡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6.
李栋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9):60-60,64
本文针对微咸水灌溉增加土壤盐分的现实,提出微咸水灌溉土壤水盐"时、空、形"调控措施,做到有盐无害。  相似文献   
27.
刘全諹 《甘肃科技》2010,26(19):62-63,58
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研究是目前土壤物理学、农田灌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防治盐碱化、改良盐渍土的核心问题。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有关一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盐碱土水盐运动的基本特征,通过室内一维土壤水盐运移过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土壤盐分浓度运移规律,为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李玲  李爽  艾贤臣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2):9583-9590
为探究不同供给源下的粗粒土水盐迁移时空分布特性,根据新疆盐渍土地区的实际工况,选择氯盐为研究对象,掺配3种不同细粒掺量的粗粒土,开展不同压实度与不同供给源组合的粗粒土水盐迁移试验,分析在不同供给源下,细粒掺量与压实度对粗粒土水盐迁移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细粒掺量由10%、20%、30%依次递增,水盐迁移趋势逐渐显著;压实度对水盐迁移的影响会因供给源的不同而不同;盐溶液供给源下的水盐迁移速率较小,但迁移高度较高;盐渍土供给源下的水盐前期迁移速率较大,但后期迁移速率有所减小。盐溶液供给源宜选用细粒掺量少的粗粒土进行换填,并尽可能提高压实度;盐渍土供给源的盐渍土部分宜适当降低压实度,换填非盐渍土宜选用细粒掺量为20%左右的粗粒土并提高压实度,由此控制水盐迁移水平。研究成果可为粗粒盐渍土路基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9.
受人类活动影响 ,扎龙湿地被不断围垦、水源截流和污染 ,面积日益缩小 .如何保护湿地植被、恢复湿地环境现已受到重视 ,对不同生境中植被的生态、生长发育、生态适应性缺水情况下植被的演替趋势及环境中土壤水盐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决定该地植被分布的重要因素是环境中的水盐条件 .  相似文献   
30.
近50年博斯腾湖与孔雀河水盐演变过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地收集分析焉耆盆地近50年的水文、气象、水土开发、社会经济等地面数据,从盆地、绿洲区、湖泊湿地等各层次分析博斯腾湖的自然与人为作用的水盐过程。建立绿洲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湖泊湿地演变的量化关系。认为博斯腾湖20世纪50年代就是一个微咸水湖,绿洲区近50年水土开发加剧了博斯腾湖的盐化程度;1982年博斯腾湖西泵站运行,使博斯腾湖由长期处于积盐状态转变为脱盐过程;孔雀河水质从0.45g/L增加到0.89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