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科技成果》2014,(9):41-42
建设生态文明要上升到整个水生态系统的保护,我国巨大的地域差异造成了水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按照水生态系统的区域差异,针对每一个生态区域和系统特点分别制定相应保护措施和实施可持续地经济发展策略,已成为广泛接受的科学思想。北美、欧盟等发达地区早已开展生态系统的分区分级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管理效果。因此,在我国开展水生态系统功能分区,既符合我国国情需求,又与世界先进的生态管理理念接轨,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性。  相似文献   
72.
吴添舒  唐萌 《科学通报》2015,(8):729-740
随着纳米技术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人造纳米颗粒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其生物安全性成为研究者的关注热点.由于呼吸道是人造纳米颗粒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纳米颗粒对机体呼吸系统的毒性和生物效应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人造纳米颗粒和纳米药物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重点归纳了几种常见人造纳米颗粒对机体呼吸系统的毒性效应和可能的毒性作用机制,阐述了影响纳米颗粒毒性的几点因素,为今后人造纳米颗粒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3.
基于水劣化足迹的评价方法,对江西省不同工业行业在多个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水富营养化足迹、水酸化足迹和水生态毒性足迹的核算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i)2017年,对江西省水富营养化足迹影响最大的关键行业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其次是造纸和纸制品业,再次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关键污染物是氨氮(NH3-N); 对水酸化足迹影响较大的关键行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关键污染物是SO2; 对水生态毒性足迹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关键污染物是Cd.(ii)空间维度评估表明对水富营养化足迹贡献最大的是赣州市,对水酸化和水生态毒性足迹影响最突出的均为宜春市.(iii)2006—2017年江西省3种水劣化足迹均总体呈下降趋势,水富营养化足迹与峰值相比降低了70.06%,水酸化足迹与峰值相比降低了59.99%,水生态毒性足迹与峰值相比降低了24.33%.  相似文献   
74.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河南省海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无天然径流、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流域,上下游进行生态补偿的测算模型,即基于水质和污染物总量的流域生态补偿测算模型,并以水生态恢复成本作为补偿的科学依据.在河南省海河流域水生态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2008年河南省海河流域上下游之间的补偿金额,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75.
甘耀坤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32(2):1-1,F0002,F0003
杨旭,男,湖北武汉人,1954年2月出生,现任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和环境医学的研究,特别是采用分子毒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方向细分为四个方面:(1)建筑室内甲醛污染和内源性甲醛的病  相似文献   
76.
在对九龙江流域上游水生态环境和水利建设基本情况调查基础上,分析其存在问题和污染源的主要构成,提出了治理和改善上游水环境的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77.
鹤类保护与芦苇水生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北方部分苇塘因干旱和其它原因,其面积在不断缩小或芦苇生长发育受阻、产量下降。搞好苇塘的水利工程,满足不同生长期,芦苇对不同水深的要求,是改善芦苇低产和芦苇沼泽群落退化的有效措施。但改善芦苇生长发育要求的条件,对依存于沼泽环境的鹤类影响如何,笔者通过三年的研究表明:芦苇生长发育对水的要求与保护鹤类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78.
城市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阶段。自上世纪以来.全世界城市化潮流势不可挡。城市化的发展。使一大批城市和城市群涌现出来,这种大规模城市扩张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水资源问题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79.
杜尔 《科学》1996,48(2):14-16
  相似文献   
80.
Systematic conservation planning (SCP) is a widely accepted biodiversity-focused approach to selecting priority areas for protection. Since freshwater ecosystems are globally in urgent need of more conserv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reshwater protected areas has lagged behind such need, SCP is proposed to be widely applied in freshwater conservation. As SCP originates from terrestrial realms, freshwater-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con- sidered when applied to freshwater systems. The chal- lenges mainly include difficulty in data collection for freshwater species and uncertainty in classification of coarse-filters for representation, while also considering the maintenance of natural connectivity in fresh waters and taking longitudinal, lateral, and climate-change-caused threats into account. Only by addressing these issues may the representativeness and persistence of freshwater bio- diversity be ensured in the proposed conservation network. Though challenging at times, the application of systematic approaches in freshwater conservation planning has been widely attempted throughout the last 12 years and applied in different freshwater ecosystems at different scales. In addition, the consideration of freshwater-specific issues has been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rehensive. This review divides the whole process of SCP into successive steps while discussing detailed applications of freshwater planning at each step. First, according to the review, each step attempts to explore many alternatives, such as usingsurrogates from the species level to the ecosystem level (or a combination within this range) to represent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freshwater biodiversity, deriving raw data from various sources to use for planning, applying different techniques to expand or integrate data, setting various target forms to ensure representativeness or persistence, considering existing protected areas in different ways in the process of planning, using priority principles in various paradigms for both representati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