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7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运用动态力学分析(DM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流变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加工条件对聚丙烯釜内合金结构的影响,并结合力学性能表征建立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设定的加工条件下,聚丙烯釜内合金的熔融结晶特性和流变性能基本上没有变化.聚丙烯和乙丙橡胶组份间的相容性却随密炼加工温度的增加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来源于剪切诱导组份间的相互扩散.高温密炼加工的聚丙烯釜内合金拉伸断裂伸长率表现出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用钴60的γ射线辐照然后再加热的方法处理了一些天然水晶样品,对颜色和透射光谱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实验观察.天然水晶和实验得到的墨晶样品的颜色和透射光谱的各种变化,与辐照剂量、热处理条件和水晶产地有关;某些晶片上还呈现有深色的条纹,可以把晶体内部的微裂纹与生长带显示出来.对以上现象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脉冲法测定了蔗糖水解反应在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分布,求得了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平均停留时间以及模型参数。由E(t)直接计算出的反应转化率与实际测出的转化率相当吻合。这表明,通过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直接求算反应转化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结合釜式再沸器的传热工艺设计,介绍了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说明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在工艺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釜式再沸器的属性,抽象并建立了相关类,介绍了釜式再沸器的类库的定义、组织形式等,并将面向对象的方法与面向过程的方法进行了比较,更加突出了面向对象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直线滑动和圆周转动两种实验方法研究水晶与岩石摩擦发光规律.得到的结果是:岩石表面发光度与岩石破裂所需功率密度之和,正比于摩擦机械功率密度.摩擦机械功率密度等于滑动摩擦系数、压强和速度的乘积.当摩擦系数和速度不变时,表面发光度最大值与压强成正比;当摩擦系数和压强不变时,表面发光度与速度成正比。通过实验探讨地震发光与摩擦发光之联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水晶表面波压力传感器SAWPS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模式压力传感器——水晶广义表面波压力传感器(GSAWPS)。实验结果表明,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SAWPS的缺点,对研制性能优良的压力传感器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本图册集,收录了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和冰岛等国的135张精美的彩色照片,从辽阔的岩石风景照片,到微小的细节特写,范围跨度极大。图册中水晶、宝石和化石的特写镜头与岩石和矿物的薄而透明的细微纹理图案的微缩图像交替出现。作者或如实记录或添加修饰地“放大”了主题,带领读者走进各种各样令人惊讶的新形态和透视的空间,时而抽象,时而现实。  相似文献   
18.
叙述了对蒸压釜开、关门安全联锁装置的设计,并应用于生产运行.本套装置设计独特、简单、可靠,警示明了,操作简单方便、维修容易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脉冲输入法对多釜串联反应器从第 2釜至第n釜之间某一釜级进行物料衡算的方法 ,求取其方程通解 ,导出多釜串联反应器流动模型表达式。此法有别于其它教学参考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取得了简捷、省时、容易理解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聚丙烯牌号切换动态过程建模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Hypol工艺聚丙烯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连续搅拌釜(CSTR)聚丙烯反应器的动态机理模型,以微分方程组和代数方程组进行描述.利用国内某大型聚丙烯装置现场工况数据,研究了动态模型对聚合反应牌号切换过程的适应能力,并与离线分析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了动态机理模型能够在很大范围内适应熔融指数(MI)的变化,可用于在线运行,指导生产.为聚丙烯牌号切换的优化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