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综合类   1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制备了纳米CuO,探讨了CuO对异丙苯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用XRD和SEM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及反应温度,氧气浓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F膜法CuO是以单斜晶系为主的薄片晶体,晶粒间存在大量的缺陷;增大中空纤维超滤膜内侧物料流速以及增大NaOH与Cu(NO3)2物质的量比,均可减小CuO粒径及增大比表面积,其粒径和比表面积分别为14 nm及36.91 m2/g;提高反应温度及O2浓度,均可增加催化异丙苯氧化反应的转化率,但选择性有一最佳区间,反应温度90 ℃、O2 体积分数为28.8%时,表现出最佳的催化反应效果;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膜法CuO比商品CuO的催化效果提高50%~60%.  相似文献   
32.
用于臭氧尾气处理的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浸渍法制备出若干种负载型用于臭氧尾气处理的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和光电子能谱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经过筛选,优化出三种催化剂并研究处理臭氧尾气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浸渍醋酸盐的催化剂(活性主分的组成为Mno2:Cuo=3:2,负载量为15wt%,焙烧温度为200℃)的催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3.
原子吸收法测定氧化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科学》1996,9(1):52-54
  相似文献   
34.
pH对制备CuO—ZnO—ZrO2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活性测定,XRD,TPR等手考察在制备CuO-ZnO-ZrO2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时PH值对其活性,物相及还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催化剂时PH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5.
36.
采用浸渍方法制备不同Cu/Ce原子比的CuO/CeO2催化剂,用于富氢气体中CO优先氧化反应(CO-PROX),考察其在温度变动情况下的催化性能. 利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方法对反应前后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 XRD测试表明,催化反应后的催化剂中有金属Cu0生成. 这与文献结果一致. 与不含CO2的情况比较,当模拟富氢气体中含有CO2时,低温段催化活性明显下降. Cu/Ce原子比为10%的催化剂在温度变动过程中具有较稳定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37.
38.
选择Ti--C--Al和Ti--C--Al--CuO两种体系,采用原位反应近液相线铸造技术,制备铝基复合材料.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对上述两种体系的反应进行了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进一步研究了CuO对Ti--C--Al体系的自蔓延反应过程的作用机理,建立了其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Ti--C--Al体系自蔓延反应过程中,CuO和Al的反应可以提高其反应体系的绝热温度,能为该体系反应持续提供热量,使其自蔓延效果更为显著,反应更加彻底,大大减少条块状的中间产物Al3Ti,优化了材料组织.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替代初中化学教学中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方法。即用蔗糖经浓硫酸脱水炭化以后的产物作为单质碳还原氧化铜和一些金属氧化物。  相似文献   
40.
以碱式草酸铜和氢氧化钠为反应原料,聚乙烯醇为辅助试剂,采用超声法合成了具有颗粒次级结构的纳米线状CuO,并研究了水热、微波、超声法三种合成方法对CuO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合成方法对样品的形貌影响很大,并且超声处理对于制备纳米线状氧化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辅助试剂有助于形成形貌更加均一的产物.分别采用XRD、SEM、TEM及HRTEM研究产物的结构与形貌,以FT-IR观察产物的表面结构与成键特性,通过UV-Vis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PL)研究产物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光捕获能力及荧光发射情况.测试结果表明氧化铜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15nm,长度约为2~4um,组成纳米线的颗粒次级结构的计算平均粒径为14.6nm.与体相CuO材料相比,CuO纳米线的吸收带边出现了明显的蓝移现象,其带隙能为2.67eV,这可归于量子尺寸效应.光谱研究结果表明样品在紫外光区具有较强的光捕获能力,并能发出蓝紫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