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0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380篇
系统科学   137篇
丛书文集   308篇
教育与普及   2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607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86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研究了WO3粉和W粉的剪切破碎时间对WO3粉和W粉的沉降曲线、平均粒度、BET比表面及松装密度的影响.用TEM和SEM对剪切破碎前后的粉末进行了直接观察.结果表明:新型剪切破碎机能有效地粉碎微米级WO3等脆性粉末,同时可以破坏超细W粉中的桥接团粒,使W粉和WO3粉的松装密度增加1倍以上,但对比表面积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2.
超细晶粒W-40%Cu合金的烧结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纳米W,Cu粉末为原料,通过测定H2中热压烧结和无压烧结的收缩动力学曲线,研究了纳米W-40%Cu化学混合粉末的致密化过程.对比了纳米W粉与常规Cu粉(-44μm)的机械混合粉和纳米W-Cu化学混合粉的热压烧结致密化过程.测定了烧结合金在300℃和500℃下高温应力一应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纳米W-40%Cu化学混合粉末在H2中无压烧结时最大收缩速率对应温度为980℃;1 200℃烧结平均晶粒小于2μm,相对密度为97%.纳米W-Cu化学混合粉在H2热压烧结时最大收缩速率对应温度为930℃;1 200℃烧结合金的平均晶粒为0.5 μm,相对密度为98%.纳米W-Cu化学混合粉热压合金高温抗压强度比纳米W与常规Cu粉的热压合金高.  相似文献   
53.
南极冰表面上ClONO2与Cl-的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B3LYP和基组6-31G(d,p),对ClONO2+Cl-(H2O)nCl2+NO3-(H2O)n(n=0,1,2)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研究发现,随着参与反应的水分子数n的增加,反应活化能垒降低.计算结果表明,在冰表面上,水一方面通过氢键的参与形成环形团簇复合物降低活化能;另一方面,水分子作为桥,辅助分子间质子发生迁移,加快反应进程,对反应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这与实验观察到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54.
文章对置于匀强电场中的均匀介质球内和球外的电势和电场分布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同时讨论了ε1/ε2→0和ε1/ε2→∞时,介质球表面上极化电荷的分布规律及电势、电场分布。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用局部密度函数表示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未确知信息问题,给出了估计局部密度函数的支持向量机算法.  相似文献   
56.
王春芳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59-59,169
水分亏缺一直影响着干旱半干旱浅山地区的人工造林.近年来对造林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提高整地质量,通过降低造林密度和拉大行距汇集地表径流,采用壮苗是该地区造林成活、速生的三项基本技术措施.严格实施这三项基本技术措施,是取得人工造林成功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57.
基于一类异族分布的混合寿命模型, 给出了在一/二组样本下的I/II型截尾试验下的贝叶斯密度估计方法; 给出了实例; 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8.
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PuH, PuH2的结构与光谱数据,并用多体展式理论导出PuH2的分析势能函数,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分子反应动力学计算,得到Pu(7Fg)+H2X1Σ+g→PuH2(B1)是无阈能的.讨论了5f电子在瞬间氢化过程中的作用.从理论上证明钚氢化反应的惊人速率这一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59.
从头计算分子动力学方法把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电子的极化效应及化学键的本质均可用计算机分子模拟方法进行研究,是目前计算机模拟实验中最先进、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文章简述了从头计算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基本原理,介绍了该方法在水、水溶液及其他氢键液体的结构与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0.
在振动丝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和制造出一种黏度仪,其工作原理是将截面为圆形的振动丝浸在待测液体中,然后让振动丝进行垂直于中心轴线的横向振动,从而测定流体的黏度和密度,写出了相应的工作方程,并对振动丝黏度仪的设计和操作过程进行了描述.振动丝黏度仪主要包括振动丝传感器、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和信号调节系统.确定了仪器的操作参数,测定了正己烷在298.15~403.15K、0.10MPa和5.1MPa两个压力条件下的黏度和密度.比较实验数据和文献数据可知,本仪器测量密度时测量误差小于±0.50/0,测量黏度时的测量精度为±0.50/0,测量误差在±2.00/0以内.目前该仪器已经用于高温高压液体黏度和密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